2)第152章 贤翁婿一猜就中,叹贾府无人能懂_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书房里也没有别人。

  便不再迟疑,直接讲道:

  “叔父不知,我一直有件事压下心底,从未和人透露。”

  林如海一听是秘事,便端正坐姿,静等他陈述。

  “在江南剿倭的时候,我发现甄家与倭寇有勾连。”

  冯一博没卖关子,但也没有说具体过程。

  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猜测,神色整肃的道:

  “很大程度上,他们可能是倭寇的销赃渠道,甚至是部分倭寇的靠山。”

  说完这些,冯一博才说出自己的猜测,道:

  “您说,会不会是皇上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不肯抬举甄家。”

  这个猜测可以说极为大胆。

  若真是如此,那简直是说。

  皇帝在姑息养奸!

  没想到的是,这样大胆的猜测。

  却没让林如海有丝毫意外。

  听闻冯一博的话,林如海甚至还微微点头。

  似乎觉得在理。

  “你还记得我当初中毒之事吗?”

  林如海眼睛微眯。

  提起这件不愉快的事,冷冷道:

  “我当初知道此事,就猜到是甄家做的。”

  “嗯。”

  冯一博毫不意外的点了点头。

  当时他已经查到一点眉目,林如海阻拦了一下。

  但也提到了甄家。

  “我接了巡盐的差事不久,就发现一个与甄家有关的大事!”

  林如海回忆起当时情形,心中感慨万千。

  事涉甄家,和贾家乃是老亲。

  若是普通的事,他可能就帮着压下了。

  毕竟,世家之间相互遮掩已属常态,

  只是……

  林如海面色凝重,眼睛微凝,口中道:

  “只是干系太大,我并没有声张,调查了个大概,就悄悄报给了圣上。”

  说到这里他重重一叹,道:

  “唉,当时我还是掉以轻心,以为这样就无人知道。”

  冯一博一听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犯罪的人,习惯性的都会回现场看一看。

  像甄家这样的,怎么会不留点预警措施呢?

  果然,林如海一脸郁闷道:

  “现在想来,我是否上报他们可能不知道,但我调查的时候,一定惊动了他们。”

  “幸好我并未深入,又与贾家有亲,可能是如此,他们才没发动雷霆一击。”

  说到这里,林如海却无半分庆幸。

  反而第一次在冯一博面前,露出仇恨的模样。

  “但他们却还是悄然下手,对我家里下毒。”

  之前在江南时,他怕说多了,会牵累了冯一博。

  所以那时他都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好像对他下毒,他也并无恨意。

  但怎么可能?

  此时在都中,又无别人,林如海再也无需遮掩,咬咬切齿的道:

  “若非我那时公务繁忙,应酬多些,每次回家不是清粥就是醒酒汤。”

  “以我这身子,怕是撑不到伱和黛玉定亲,可能还要走在她母亲前面!”

  提起贾敏,他心中愧疚奔涌。

  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有些人,在的时候还不觉得。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