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一章 天子的手段_朱门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棣一时兴起,少不得洋洋洒洒说出了一大堆措置,好在杨荣金幼孜都是记性最好的,一一听完之后又复述了一遍,恰是一字不差。今日主要就是议这两件事,既然皇帝都乾纲独断定下了章程,他们自然也没有更多的话好说,随即告退离开。待到大殿门口下台阶时,两人却迎面遇上了一身大红缎绣纱袍的袁方,顿时停住了脚步

  文渊阁大学士不过正五品,相比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相差甚远,但袁方和自己的前任相比素来以谨慎低调著称,此时和两位内阁大臣相见,他便率先客客气气颔首为礼。尽管杨荣金幼孜谁都不愿意和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多打交道,但此时见人家客气,他们少不得也还礼打了招呼,待到看见袁方径直进了凉殿,两人方才继续前行。

  “勉仁可听说过皇上要设东缉事厂?单单锦衣卫就已经让人闻风丧胆了,更何况再加一个东厂?而且相比纪纲,这袁方倒是素来不作威福,凡事都是秉承圣意,不曾逾矩,若是换了中官未必就好过他去。”

  “不作威福是不错,但锦衣卫终究是锦衣卫。”尽管杨荣和金幼孜交情寻常,平日甚至还有些龃龉,但是谈起这种话题却仍是一个立场,“不管怎么说,这都不是我等之福,日后说话做事恐怕要更小心了。不过,此事影响最大的恐怕仍然是这位袁指挥使。外官终究难比中官,日后他能否像现在这样随意进出宫闱还未必可知。”

  皇帝极其信任的两位内阁大臣并未在这样一个禁忌话题上浪费太多时间,很快就在路上商议起如何就郑和等人回京事和礼部合议,如何发文交趾大军等正经事,烦恼很快也就转到了另一个方向——今年刚刚免了顺天府某些地方的赋税,各地也天灾不少,这赏赐是一桩,交趾军费是一桩,北京城和宫城营造又是一桩,最头痛的只怕就是户部尚书夏原吉了。

  凉殿乃是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殿接卷棚报厦,居中设皇帝宝座。此殿后临水池,用管道引水入宫,又由巧匠所制管道和诸多机关放出水雾,因此殿内颇为凉爽,袁方一入内就感到一股沁人凉意扑面而来,通身大汗息了一半。和两位离去的内阁大臣猜测的不同,他今天并非自行来见,而是奉旨而来,此时早就做好了准备。

  “朕吩咐你抽调的人可曾预备好了?”

  “回禀皇上,臣已经从各地抽调精锐缇骑一百人,都是往日侦办过大案的行家里手,兼且身家清白并无牵挂,以往办案之中并无有劣迹不法之事。臣已经将一应人等登记在册,呈请御览。”

  眯起眼睛端详了一会伏地拜谒呈上名册的袁方,朱棣便吩咐身旁的小太监上去拿过名册。等到在御案上将名册打开,细细审视那籍贯出身等种种信息,他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纪纲毕竟做了不少他不能下旨去办的事,即便最后不是自寻死路,他一样都会杀了他,横竖天下能当锦衣卫指挥使的人多的是。只不过,随意简拔的一个袁方能用得这般顺手,这却是意外的惊喜了。这名册上没有一个河南籍的校尉,没有一个是南北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