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三章、大结局:火星上的对话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从文件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觉得有着科幻世界一样的工业水平,有着无数的铁路,无数的工厂,无数的国民,无数的军队,无数的财富;装备了他们无法理解的铁甲舰、大炮、机枪、步枪、飞艇甚至双翼飞机的中华帝国,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都理所当然的应该成为世界的领袖,都理所当然的应该占有地图上标示的那么广阔的国土。

  中国不关心世界。甚至可以说,中国没有必要关心世界。因为中国就是世界。

  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是最文明的人。这不仅是中华帝国国民们的想法,也是开始全面的了解和知道了中华帝国的实际情况的那些现在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英国人、荷兰人,以及马上就要间接的通过他们的欧洲老乡和前往欧洲展开贸易的大规模中华帝国的船队了解到实际情况的所有西方人的共识。

  不过,荷兰人的到来,特别是完成了外交谈判,快速的和中华帝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和中华帝国建立起全面贸易伙伴关系的荷兰人的到来,确实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荷兰人是运输能力非常强大(对于西方世界来说的)的,以商业和贸易而称霸欧洲的国家。

  它不像后来的英国那样醉心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但是它确有着比现在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都要比英国强大的多的远洋贸易能力。

  一万五千多条商船可不是开玩笑的。毕竟中华帝国的先进远洋轮船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几万艘。

  所以,有着强大运输能力和完善的商业体系的荷兰人,与正在遭遇产品过剩的中华帝国一拍即合。

  因为有着强大工业生产能力的中华帝国生产的一切产品,不管是农业产品还是工业产品,不管是普通饮料还是工业机械,从最基本的粮食到最高端的蒸汽轮船,任何一种商品,都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同类产品更优质也更廉价。

  所以,当和中华帝国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的联省共和国的商船蜂拥而至,然后运载着巨量的中华帝国的产品回到欧洲之后,巨大的连锁反应就发生了。

  后世的第三世界的史学家,特别是一些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学习了先进的知识后,回到了本国的“有识之士”们都认为:十七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和东方世界的统治者中华帝国的结合,对于整个欧洲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巨量的极端廉价,极端优质的工农业产品,小到手绢丝帕,大到火炮轮船等等涵盖了所有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存在的中华帝国的产品,全灭摧毁了刚刚萌芽的欧洲各国的工业和正处于全面衰退状态的农业。

  一方面,因为在中国养病和修养,之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