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节 两军窥匈奴【三】_黄巾张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长枪上的造诣,施展得淋漓尽致了。

  一团斗大的红缨枪头,后面跟着长长的嫩绿色蛇身,仿佛要将身材魁梧异常的关羽,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常山盘蛇枪!”

  关羽一口道破了张杨所使用的枪技。这数年以来,他与张狂的小舅子赵云,可没有少交过手。对于这种广为流传于北地州郡的枪技,关羽可是熟悉得很呢!

  “常山之蛇,谓之率然。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皆至。”

  本来,所谓的“常山之蛇”,是《孙子兵法》中提出的一种比喻。比喻的是一种灵活快速的军阵演练。但是,后来在军中诸多高手的推演下,慢慢的变成了一种攻守兼备的高明枪技。

  熟归熟,可是关羽面对这种虚实相间,以速度和技巧取胜的枪技,还真的没有什么好方法。

  好方法没有,不算好的方法,倒是有一个。

  关羽平握青龙刀,猛然挥刀直刺!

  是刺,不是砍!

  对准“常山盘蛇枪”枪影最盛的地方,平平的将刀头刺出!

  对于“常山盘蛇枪”这种极为要求技巧的枪技来说,所使用的长枪,不能够太长。长,则意味着操纵枪身者,必须具备更高的技术和更大的力量。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便是指使用长枪的人,所需要的技术和力量。

  张杨的技术和力量,无疑是相当出色的。只不过,他的出色程度,还达不到让关羽无可奈何的地步。

  因此,当关羽看见张杨使用的长枪,就有了对付的方法。

  张杨的脸上,骤然变色!

  无论对手是挥刀格挡,还是抽身闪躲,“常山盘蛇枪”都有下一步的应对之法。然而,面对关羽这平平刺出的一刀,张杨盘算中的后招,就都用不上了。

  长枪如果要攻击敌人,就必须向敌人刺去。所以,关羽平平刺出的那一刀,不但可以有效破去张杨的枪势,还可以趁势攻击张杨的本体!

  如果张杨的枪法足够高,可以瞬间高速抖动枪头,在关羽的身上扎出三、四个窟窿,然后再从容卸去这一刀中蕴含的力道。

  但是,能够在关羽刀势全出之下,完成这一过程的人,只怕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呢!

  因此,张杨面对关羽看起来简单的一刀,最多能完成的目标,只是用挨上那可能致命的一刀为代价,在关羽身上刺出一、两个,也许能够重创对手的伤口来。

  ——太不划算了!

  根本不用想,张杨就抛弃了这种两败俱伤的念头。双方虽然立场未曾完全确定,却决计不会在短时间内成为敌人。

  怀着如此想法,张杨自然采取了另外一种应对的方法。

  闪避。

  关羽的步伐沉重。这是很多人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的弱点。

  很好理解,无论是谁,手中拖着一柄重达八十二斤的大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