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事了(二合一)_秦时:一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匠,各种藏书。”

  赢子楚略微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可。”

  “等把魏无忌搞下台,再着手此事如何?”

  “可。”

  龙阳君对魏王圉影响不小,尽管历史上并没有影响到魏王圉的决定,但他这只蝴蝶已经影响到历史进程,以防万一,自然不能让龙阳君提前归国。

  谈论完正事,父子叁人又闲话了一会儿家常,等到赢子楚开始打哈欠,成峤和嬴政就告辞了。

  成峤跟着嬴政去芷兰宫坐了一会儿就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钟黔。”

  “奴婢在。”

  “将这张纸交给掩日,让他带人抓紧时间去办,注意保密。”

  “喏。”

  纸条上写着叁件事,第一件事利用魏国探子,离间魏王和魏圉,在七国传播流言;第二件事就是让掩日亲自去废掉龙阳君的武功;第叁件事就是对魏增的威逼利诱,促使契机到来时,对魏无忌下杀手。

  身为秦国公子,秦国君侯,罗网之首,叁种身份的成峤自然不会亲自去做叁件一件比一件阴暗的事情,要保持自己高贵的身份,要保持转圜余地。

  未来如果事发,他一概不知情,所有的事情都是罗网的人自作主张,他这个小朋友完全被蒙蔽了。

  别管其他人信不信,有了这个借口,就可以让他金身不污,纯洁如玉!

  有些事情可以做,但不能说,有些事情可以说,但不能做,这里面学问很深,一般人把握不住。

  ……

  半个月的时间悄然而逝,在秦国阴阳结合,明暗交杂的手段下,魏无忌要当魏王,更适合当魏王,魏王圉无能,该退位让贤等等流言在七国中广泛传播。

  可以说七国的天下中,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勤勤恳恳的农民伯伯外,其他消息稍微灵通一点的人都听说了。

  甚至在魏国的农民伯伯也有大半听说了此事,其他各阶层的人更是无人不知道,无人不晓。

  如此大范围的流言,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有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秦国自然是第一怀疑对象。

  实际上除了秦国在全力推波助澜,跟魏无忌不对付的势力也在顺水推舟的出力,没有一个人可以让所有人喜欢,魏无忌也不例外,在魏国就有不少魏无忌的政敌。

  无它,肉食者鄙,由于魏无忌的所作所为损伤到了他们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权贵官员们才不管魏无忌下了台会如何……

  死了更好,这样他们的利益就可以拿回来了。

  面对如此危局,魏无忌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立即开始应对。

  魏无忌一方面调动自身势力和人脉去清查流言,压制流言,一方面去见魏王圉自陈,分析流言背后的阴谋,表忠心,打感情牌等等,可以说使劲了浑身解数。

  然而流言的可怕之处在于流言一旦产生,不管你做正面还是反面应对,推动流言的势力都有策略让你有苦说不出。

  魏无忌处理流言的方法被解读为做贼心虚,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不心虚那么竭尽全力的打击干嘛?

  如果魏无忌不管,又可以解读为默认,不敢正面回应。

  反正怎么样都有话说,何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就是了!

  处理流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更劲爆的流言给覆盖了,不过魏无忌没有领悟到。

  流言再怎么样厉害,最关键的还是要看魏王圉怎么想,否则都是无用功。

  魏王圉并不傻,也瞧出了不对劲,但面对让魏国甚至天下都“只知魏国有魏无忌而不知魏王”的魏无忌,压力真是的山大。

  这种情况,就算是很多明君都很难忍住不动手,区别只在于处理到什么程度……

  魏王圉心有疑虑,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开始在私底下请教身边的内侍和大臣。

  内侍收了秦国的贿赂,吐出的话虽然隐晦,但却是暗示魏圉为了自身和子孙的王位,要把魏无忌的官职给削了。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