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五章 影帝以后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韩国节目请我呢!”

  “哈,原来你在想这个啊。”

  “那可不是。”

  那边的党昊也是玩笑,也是认真。毕竟他现在知名度并不高,也就靠这些曝光或许会给他争取到一些节目录制机会之类,提醒导演们:嘿,我还在演戏呢,

  “总之,恭喜你了,实至名归。”

  林浩纠正:“可别,我昨天看了人家米基·洛克的表演,属实有点意思。如果不是那部电影拿了金狮奖,我多半也悬。”

  党昊对此完全了然:“别,我听黎姐说你就是觉得你在《月球》里的表演不满意,所以才没那种兴奋。你要真觉得拿的不舒服,再拿一个就是了。”

  两人聊了又两分钟,期间国内的手机开始热闹起来了。

  叮叮当当的。

  基本上通讯录里的熟人都已经发来了短信之类,或激动或感慨,最新的一则是陈凯歌导演发来的,感慨拍《百花深处》的时候他真没想过林浩如今会如此成功。

  而林浩的通讯录,毕竟都是熟人,小范围内的轰动。

  国内大范围内也陆续就开始报道了。

  除了铺天盖地的网络媒体宣传,不少人也自发开始安利起林浩的辉煌历史:一时间各种记忆被拉起,《我的父亲母亲》《苏州河》《站台》《游园惊梦》《杀人回忆》...

  甚至包括《意外边缘》。

  林浩这几年在大家印象中都是以商业片演员的身份出现,对于年轻的影迷来说,他在十年前的文艺片历史或许还真没听过。

  于是乎,小区门口的盗版碟,二手碟市场,又清了一批存货。

  等到了中午12点,铺天盖地的网站头条:“林浩《月球》斩获威尼斯影帝,中国演员再进一步。”

  “时隔6年,林浩再次证明《百花深处》不是他的终点。”

  “第二位威尼斯影帝,林浩的回归。”

  至于国外的反应呢,则是众说纷纭。

  有人点头称是,说是“林浩的电影总能给人新的启发”;也有人摇头sayno,说是“知名经纪人公关下,布莱恩获得了胜利”。

  总体来讲还是好评居多。

  而更多的网友其实无所谓这些奖杯归属之争,毕竟,你的奖项都已经发出去了对不对?难不成你现在还能回收。

  他们最在意的,是什么时候能在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如果在艺术性上或许有所瑕疵,但在商业性上,我是说故事的可看性上,那绝对是一枝独秀的秀了。

  话说《月球》虽然在威尼斯拿了大奖,布莱恩乘热打铁给了林浩好一波宣传,一时间他似乎已经跻身同年龄层影星中的领头羊,但实际上...这种奖好莱坞是不鸟的。

  或者说,至少现在不鸟这件事情。

  该回去还要回去。

  至于《月球》的上映时间,那必然是趁热打铁。负责中国和美国的长林影业和狮门率先宣布,电影将会在九月底上线。

  再晚,可能那些反转的情节剧透就压不住了。

  于是,林浩三天后继续回组《2012》。

  而威尼斯影帝带给他的红利,还在进一步发酵中。布莱恩确实一堆公关通稿,说他商业艺术两开花,实在是顶呱呱,观众看了笑哈哈...

  算了,编不下去了。

  林浩回到剧组,倒觉得没有什么变化。

  以前拍《月球》的时候老觉得自己必须要拍好,要拿影帝,现在真拿了,又莫名其妙地觉得自己没演到想象中那么好,就拿了奖,有些不好意思。

  然后就挨了阿曼达一白眼。

  “最近学了个中国俗语送给你,得了便宜还卖乖,闲的。”

  ...行吧。

  与其想这些有的没的,也确实还不如想想明天的威尼斯后续采访和《2012》接下来的戏份怎么拍吧。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