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六章,人物_那一年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待业的人口越来越多。这些被社会排除正常就业领域的“闲人”,也是要吃饭的,无奈也只能被逼上梁山,摆个小摊小贩,养家糊口。

  在中国,有一个词叫“法不责众”,人一多就成了普遍现象,政府要真管起来,那还真的不容易。

  不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温州的八大王为什么被判“投机倒把罪”,难道商业氛围那么好的地方只有八大王嘛,当然不是,枪打出头鸟而已。

  姜斌深谙此道,不时的过来打一打各人心中的得意劲儿,低调才能获得长远。因此,当下面出现二道贩子的时候,老钟非常生气,姜斌却大度的很,有人出头正好,绝对不能做一家独大。

  1979年,国家不仅在经济上有所松绑,在教育上也是多了不少自主空间。

  这一年,不少学校组建计算专业,硬件、软件、人工智能等等各个领域多点开花,都在跟随国际脚步奋起直追。

  姜斌自己也没闲着,他已经啃完了大二的教学内容,并且跟上大三的教学进度,开学后,还不忘参加大三的考试,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这一表现,不仅让同学们羡慕嫉妒,而且让教授们刮目相看。

  在班主任郑培发的引荐之下,姜斌进了学校唯一的计算机实验室学习,有幸的接触到很多国内顶尖专家,及未来要成为专家优秀人才。

  当然,他也成为了优秀人才之一。

  国内计算机领域的会议也出现了他的身影,当然不是参会者,只是教授们的小跟班而已,但也让他难得的兴奋,也算是进入了顶级圈子。

  比如,最近的905大型电子计算机鉴定会在清大礼堂举行,这是我国第一台每秒五百万次大型计算机,可以说是国家最顶级的项目之一。

  905机所占的机房面积就有一千多平方米,像大衣柜子那么大的箱子就有三十多个,这是姜斌两辈子以来,靠近核心科技最近的一次。

  虽不是世界最顶级的设备,却是我国必不可少的东西,905机参与的是国内原子弹等高端科技的科研计算。

  不过,可惜的是外部设备依然有些落后,与世界仍有不小的距离。

  姜斌看着台上吉林大学的教授做最后的总结发言,一时感慨于大家的付出,真的是在一穷二白之下纯手工制作啊!

  他心中有一肚子的想法,奈何真的没法实现,比如计算机的外部输入,后世大家觉得用键盘输入,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玩意还有什么科技含量,不就是把机械的位移转换成电信号。

  键盘说来真的不难,把按键开关排成一个m×n矩阵,再确定每一个键开关在m×n矩阵上有一个固定的位置。

  键盘内部由单片机和一些芯片组成的键盘控制器不断进行扫描,判断按键的位置,并把相应的键位码输入到计算机中去。

  这样就能实现交互输入了,说起来简单,单片机和芯片哪儿去弄呢?

  连姜斌的老师都没有权利争取到丝毫的资源去搞到这些,空有想法,国内却没有相应的配套产业链来生产,姜斌第一次升起强烈的出国念头。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