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章 临危受命苏公公_唐朝九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反,握手言和就相当简单了,没生死大仇,何必互相针对要死要活?

  同时,李世民也感觉到苏阳话中有话,只不过一时间他也不好一一对应,毕竟皇子与大臣,总感觉在影视着什么。

  “突厥与大唐,其实就是大臣与皇子的关系。突厥真的要打吗?未必。一旦鱼死网破,他们断然也不会好过。更不要说,突厥内部,未必平静。”苏阳开始提取他所知道的历史,化成信息提供给李世民,“要议和,可以,只要充足的诚意即可。只是,这诚意,或许就要陛下付出了。”

  “此事不要留任何一点记录。”李世民突然说道。

  丽正殿内没有人答应。

  但苏阳知道,李公公必然已经听到了。

  “唉,这又是维护呢。”苏阳叹了口气,他现在算不上安全,还是处于“风口浪尖”中,李世民特意不要留下任何记录,也不要传出去,那么就不会有第五个人知道是他所提出的。

  这样一来,某种意义上也是保护了他。

  要知道,一旦议和,承受压力最大的,必然是李世民。

  第二压力的,便是前去议和的大臣。

  但未来的李世民,却是直接自己承担了一跟二,然后隐忍,翻手灭了突厥,打了一场翻身仗。

  可惜,这样的历史以及经历,几乎无法复制。

  天可汗与千古一帝,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臣现在不知突厥具体情形,但根据朝中所得知,推断出此时的突厥,是打着发财的心思前来。”苏阳继续托出老底,“对于颉利可汗来说,能够打下长安最好,但他心中想必也清楚,这不太可能,之前突厥不出兵,必然有所顾虑,现在的顾虑,未必就此消失。”

  “大唐不是不可以打。”李世民眯了眯眼,丝毫没怪苏阳口中一些不太好的话,毕竟当时李渊出兵的时候,可是与突厥有过交易的,说出来,总感觉不好听,换做小气的皇帝,早就拖出去处理了。

  “臣个人以为,以议和为主,敲打为辅。此次突厥前来,可获取突厥的情报,突厥内部必然不会团结,有办法,便与那些不服颉利可汗的人联系上,不用许以重诺,而是进行不明显的离间。”

  “以打探颉利可汗的目的产生联系,不经意间透露一点消息,把众多消息反复交杂,再次反馈给他们,只要他们心中种下离间的种子,日后一旦颉利可汗让他们感觉到不满,便会调转过来,向大唐求助。”

  “打出拼死一搏的气势议和,绝不低声下气,让颉利可汗意识到大唐的威严,从而达成议和,彼此签订条约,换得数年的时间休养生息。”

  苏阳直接说出了他的打算,根据历史所得出的情况,以及他个人所认为的情形加入进去。

  “不出五年,突厥必破。”

  最后,苏阳又放出了大预言术。

  即使没有他的参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