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2章 贤王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2章贤王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从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灵州治所,回乐城。

  这里是塞上江南,公认掌控河套的锁钥,虽然大唐立国后,主动放弃了丰州、胜州等东套地区,暂避突厥锋芒,可对西套的灵州,却是不肯让寸步。

  从西汉始建灵州,到如今大唐贞观,这里已有八百年历史。

  怀玉带着幕僚登上青龙寺中高塔,全城尽收眼底。

  这座青龙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十年,距今也有近三十年历史了,见证了一个王朝的盛极而衰,也见证了一个新王朝的建立。

  当年隋强盛之时,东西突厥都俯首称臣,隋军经常远征塞外,将那不服的突厥可汗打的仓惶而逃,灵州也兴盛无比,真正的塞上江南,鱼米之乡,还有盐川之利,边市贸易之兴。

  黄河南岸的回乐城里修了青龙寺,而黄河北岸的灵武城中,则修了玄武观。

  隔黄河的两座灵州城池,两座寺观。

  武怀玉吟诗一首,引来众幕僚、部属们的称赞不已。

  有那没读过多少书的关中府兵询问本地招募的幕僚,“回乐烽我们来时见过了,灵州还有座受降城?”

  灵州地本地人,没有人不知道受降城的,不过受降城并不在灵州。

  盐州州兵兵曹韦温,不愧是河东名门之后,立马道,“武使君诗中受降城,当是借用汉受降城,代指灵州吧,

  汉代时,乌维单于死,其子儿单于继位,偏遇大雪,牲畜多饥寒冻死,匈奴部众不安,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以降汉,遣使求派兵接应,于是汉朝遣公孙敖在朔方高阙关以北塞外筑受降城,驻兵以接应····

  武使君奉旨使持节镇守盐州,定然能平逆镇虏,到时伪梁、突厥都肯定会有许多识时务者,反正请降·······”

  读书多的士族子弟就是不一样,连拍马屁都能拍的很有水平。

  相比之下,牛见武却只知道说卧槽,武公好厉害,出口成诗,牛逼。

  出身乡野的许二愣子也只会说,“吊!”

  牛见武等好奇的问,“那汉代筑成受降城没,后来又怎么样了?”

  怀玉答道,“公孙敖筑成受降城后,汉朝嫌受降城仍离匈奴太远,遣大将赵破奴率两万余骑出朔方郡往漠北迎接左大都尉,

  可惜事泄,左大都尉为儿单于所杀,匈奴发兵攻赵破奴,赵破奴反击胜利向南退兵,但距受降城不远处,被八万匈奴骑兵所困,赵破奴被俘,其军失军帅恐返回被处置,遂皆降于匈奴。

  儿单于乘胜攻汉受降城,但城坚兵勇,久攻不下,乃入边境掳掠一番而归。”

  汉受降城为接应匈奴降将而筑,可最后却搭上了自己两万多骑兵,后来成为一座孤悬塞外的孤城,被汉匈双方反复争夺占据,直到后来郅支单于西迁,以呼韩邪单于为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