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0章 轩辕台下释兵权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0章轩辕台下释兵权

  北风呼啸,雪花飞舞。

  北燕州。

  桑干河畔,永兴县东南四十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这就是轩辕台?”

  谁能想到桥山上那个不起眼的高台,居然是轩辕台,高不过一米多,长宽也不过两米左右。

  “山海经·大荒西经,大荒之中,有灵山,西有王母之山、豁山、海山、穷山,有轩辕之台,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

  “穷山,便是眼前这桥山。”

  武怀玉看着眼前,也有些感慨,怪不得南朝诗人曾说,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桥山因其山峰天然形成拱形石桥而得名。

  黄帝崩,葬桥山。

  昔日黄帝庙已不见,空余这块大方石,传说是黄帝和仙人广成子下棋的的棋盘,后来成为后人祭拜黄帝的祭台,故称轩辕台。

  在檀州平谷的渔子山上,也有一座大冢,世传为皇帝轩辕陵,也俗称轩辕台,西邻西汉平谷故城,虽几经沧桑依然尚存,正殿有轩辕、伏羲、神农三皇之位,每年正月十五轩辕庙会,四方百姓云集,进香祭奠。

  相比下位于涿鹿的这个桥山轩辕台,反倒默默无名了。

  李突地稽倒是带着一众儿孙们很恭敬的给石台祭祀三牲贡品,还认真的磕了头。

  两处轩辕台,李突地稽每年都拜。

  轩辕虽非他们靺鞨始祖,但他现在以华夏自居,当然要拜这祖宗。

  到底哪处是黄帝葬骨之地,李突地稽不在意。

  “我以前到北燕州狩猎,都不敢向西射,敬畏轩辕之台。”

  老头子一脸严肃认真,还当着怀玉的面,给他众儿孙们好好上了一课,告诉他们轩辕黄帝是谁,要如何心存敬畏。

  南朝梁元帝说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可内附靺鞨首领突地稽却说他们不敢向西射,因为西面有轩辕台。

  甚至此前居于此地的边民、蕃胡,仅凭一句话,便对这石台恭敬万分,年年也是要来祭拜的。

  “段参军。”

  “属下在。”

  “你安排一下,在此起冢为陵,立庙祭祀,修轩辕殿,以祭祀我华夏人皇。”

  所需材料,招商承供,劳力则直接用俘虏的那些粟特胡。

  轩辕即是人皇、天神,也是华夏祖先。

  其实天下各地关于桥山位置,关于轩辕台有各种说法,但如今大唐官方认证的桥山和皇帝陵,其实是在关中的坊州,列于国家祀典,四时祭祀的。

  不过对武怀玉来说,在北燕州新设的永兴县内,把当地一直延续的这个轩辕台传说认证一下也非坏事。

  在此修起轩辕台,在这片边塞前线,胡汉混居厉害的地方,把老祖宗请出来,甚至特意用粟特胡俘虏来修,挺有意义的。

  反正其实也花不了太多钱。

  “待黄帝陵修好,迁移一些大户于此守陵。”

  这是仿汉代陵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