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四章 人生得意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

  由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出品的《胡同人家》,一举拿下了优秀连续剧、男主角、女主角三个奖项,充分显示了观众对这部剧的喜爱。

  在第一届金鹰奖,《蹉跎岁月》也有类似成就,但当时表演奖项各有三个名额,胡同的含金量无疑更足。

  自《敌营十八年》开启中国电视剧新阶段以来,十年间涌现出诸多佳作。

  在全国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电视剧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观众的喜爱,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到这个行业。

  艺术中心的许非同志,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许非生在鞍城的一个艺术家庭,在曲艺团做评书演员,84年被选入《红楼梦》剧组饰演贾芸。86年加入艺术中心,曾担任《便衣警察》的策划和美术师……

  金鹰奖结束后,记者采访艺术中心的主任李沐,电话联系《胡同人家》的监制郑小龙,无一例外,他们都谈到了许非对该剧的重大贡献。

  情景喜剧,这个几年前完全陌生的概念,如今已被很多人知晓。正是这个年轻人将其引入国内,并成功实践出两部优秀作品……在24岁的年纪,就有如此成绩,堪称年轻人的榜样。”

  金鹰奖闭幕后,很多报纸写了专门评论。

  或讲作品,或讲观众喜好,还有的讲人物。许老师就像那种行业中的优秀青年,被媒体拎出来做楷模。

  因为24岁这个年龄太可怕了!多少人默默无闻,或人到中年才混出一点名头?

  金鹰不是一般活动可比,在全国发行和地域垄断级的报纸宣传下,许老师总算冲出京城二环,从江湖少侠变成名震一方。

  京城,住宅楼。

  桌上摆着面条榨菜,面条已经坨了,里头切着几片天福号的酱肘子,这伙食也说不上是好是烂。

  小旭抿着嘴看报纸,又嫌弃又欢喜。

  她喜欢的类型本就是才华第一,何况这位已经超出大多数人,再加上没皮没脸,吊大心细……啊呸!

  她瞅瞅挂历,叹了口气,说是月底前回来的。

  香山,片场。

  李隆基在里面撩骚杨玉环,张俪握着杯热水,坐在导演斜后面看监视器效果。看着看着,忽地一低头,嘴角不自觉的往上翘。

  “什么事这么高兴?”旁边的周洁奇道。

  “嗯?我怎么了?”

  “你偷乐什么呢?”

  “没有呀……”

  张俪摇头,下一秒又忍不住翘,周洁一阵白眼。

  某大院。

  那位戴眼镜的大领导也在看报,笑道:“这个艺术中心近几年势头很猛嘛!”

  “是不错,每年金鹰飞天都有斩获,已经变成一个代表性的生产单位了。”

  秘书比较了解,道:“而且他们的人员结构非常年轻,从上到下全是新生力量。”

  “他们现在拍什么?”

  “一部室内剧叫《渴望》,听说有50集,应是明年的重头戏。还有一部武侠剧《雪山飞狐》,跟台湾的电视人合作,已进入筹备阶段,预计明年开拍。”

  “哦?台湾?”

  大领导略微诧异,道:“京台这两年每每出人意料,勇气可嘉,我们现在就需要这样的干劲……”

  稍一沉吟,“你安排一下,元旦前我去艺术中心看一看。”

  “明白!”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