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27 章_别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后便无人再敢说得你半个字。就算你不愿,此事也由不得我不做主,更由不得你做主,可懂?”

  这与要将她嫁到高门显贵做妾不同,做妾有的商量,进宫,却是没得商量。

  茗颂久久未应,她自幼便盼着能嫁一良胥,不要锦衣玉食,不要家财万贯,为人清白善良,待她好便足已。

  现如今,是不可得了。

  要她进宫,又与要她送命有何异?

  姑娘嘴角紧紧抿起,拢眉垂眼。

  一时间,祖孙二人皆沉默不言。

  此时一丫鬟匆匆绕过廊道,挑开了帘子道:“老太太,六公主在府外,说是请五姑娘移步。”

  老太太放下茶具,惊讶地撑着拐杖起身,“还不快请六公主进府?”

  “可……”丫鬟为难道:“六公主不愿进,只请五姑娘移步。”

  付茗颂与老太太互望一眼,上回六公主在茶馆帮了茗颂的事儿,老太太早有耳闻。

  她颔了颔首道:“你去罢,小心谨慎些,莫要慌张出错。”

  付茗颂一顿,忙点头应下。

  付宅大门外,一辆绿顶马车十分引人注目,闻昔揭开车帘,“我是顺路来接你。”

  她又道:“太后想见你。”

  —

  申时。

  景阳宫里,门窗闭起,一片昏沉。

  闻恕靠在檀木座椅上,一只手还搭着桌案的奏章,双眸紧闭,是累坏了。

  他这个皇帝,当得并不轻松。

  元禄有意放慢脚步,将手里捧着的册子动作轻慢的放在桌案上,生怕将好容易歇下的人吵醒,谁知闻恕睡得实在浅,一下便睁了眼。

  他眉头一皱,“什么时辰?”

  “回皇上,申时一刻。”

  闻恕低低应了一声,垂眸瞥了眼记事册上的内容,只几个不起眼的数字。

  元禄顿了顿,“五姑娘方才在永福宫呢。”

  男人眉头又是一皱,“又做什么?”

  “量衣裳,太后娘娘赏赐。”元禄又说:“六公主让绣娘将量好的尺寸送上让皇上过目,她还说……”

  “凤凰霞披,礼衣凤袍皆耗时过长,可要着手准备了?”元禄说罢,紧紧盯着帝王的神色,生怕错过一厘一毫。

  须臾,原本神色略有郁郁的人哑着声音一笑,道:“此事,让闻昔着手办吧,她求的事儿,朕应了。”

  虽早有准备,但元禄听到这话仍是忍不住大惊,这,这便是定下了?

  元禄连连应是,欲要退下时又被喊住:“她还在永福宫?”

  元禄笑道:“六公主陪五姑娘在沁心湖赏锦鲤呢。”

  闻恕轻点了下头,随即折了下袖口起身,门窗一开,外头亮堂堂的。

  沈太后正忙着校对礼单,立后与寻常人家不同,这下礼更为要紧。

  闻恕来时,沈太后头都未抬一下,“皇帝好雅兴,怎有功夫到哀家这儿来?”

  “母后。”他低笑了声:“您打算何时下旨?”

  沈太后一顿,将礼单合上,“这事儿哪轮得到哀家打算,我瞧你心下,已然选好了日子。”

  “人是儿臣选的,但您是太后,何时下旨理应同您商量后再做定论。”

  商量?

  他还知道商量二字如何写?

  “那我若一直不定,你就一直等着?”沈太后斜眼看他。

  闻恕沉吟片刻,目光略过被压在茶托下的礼单,“礼都备了。”

  言下之意,礼都备好了,不正是定下的意思?

  沈太后一听他这笃定的语气就来气,搭着许姑姑的手背起身,“又不是给你备的。”

  说罢,沈太后便要抬脚往内室去,却听闻恕声音低沉,带着些许难掩的疲惫。

  “吉日难挑,母后便选最近的一日吧。”

  沈太后脚步一顿,又听他缓缓道:“儿臣等不及,也不想等了,若再不立后,朕怕吓着她。”

  他活过两世,最擅隐忍。

  可好像只有在这件事上,忍不得,也不想忍。

  须臾,沈太后妥协地叹了声气——

  “五月廿三,哀家瞧过是个好日子,让钦天监再瞧瞧,若是成,便下旨吧。”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