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刘健的历史契机(四千字大章!求月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斗胆请问陛下,臣是否需要避嫌?”

  这句话,不好答。

  回答需要避嫌,就便宜他了。

  回答不需要避嫌,则不太合理。

  朱厚照暗中拉了一下皇帝,随后抢先反问:“你觉得呢?”

  李东阳:???

  还玩儿不玩!

  这也是嘉靖皇帝的玩法儿,不说清楚意思,让你猜!

  有个权术大家让我学,你跟我搞!我他娘的不难受死你!

  弘治皇帝则不管那么多,既然太子这么讲了,他也跟着说:“是,你自己看着办吧。”

  他开了口,那么就是圣旨,李东阳也没什么搞头了。

  跪在他旁边的刘健则问:“陛下,若重处御史言官,只怕会令众多言官噤若寒蝉,实非朝廷之福。可钱桂等人确实持身不正,有违人臣之道。这其中拿捏,万分困难。臣想请旨,陛下让臣等看着办,那究竟是如何办?”

  朱厚照心想刘健还是直来直去,但也不傻,这个问题他也确实要问的。

  然而这种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

  皇帝应对这个还算有经验,“此事干系重大,你们先拟个意见,到时候朕再做决断!好了,若没有其他问题,就先退去吧。”

  逐客令既下,自然是全部退去。

  人走之后,

  朱厚照将刚刚对话中背后的意思和皇帝做了番讲述,弘治一听果然大为惊讶,“这么说起来,朕得这些臣子,都是看着忠厚老实,其实全是人精!”

  忠厚老实?

  朱厚照都不想多说,哪个老实人能混到这样的高官?

  “也就刘健好些,最后还那样问。”

  “父皇真的觉得,刘健是因为老实才那样问?”

  弘治皇帝有些愣住。

  “除了那些,还有因由?”

  朱厚照心说,历史记载的没错,这亲爹真是个好人,喜欢把人往好了想,像他就没救了,永远是揣度别人背后的意思。

  因为越是聪明的人,越不会随便讲话。

  “父皇,刘健是内阁首揆,他怎样都要问那个问题的。问了,他这个内阁首揆就可以向群臣交差,不是他没和父皇争取,是争取了,但父皇没有给他答案,也是父皇一定他要这么处置。”

  弘治霍然而起,“这么说,朕还是上了当?”

  “这倒也不是上当。换谁在那个位置,都要这么问。于父皇也没什么影响。因为父皇是天子,天子命令大臣,天经地义。”

  这许多的事说起来复杂,可最终无非四个字:趋利避害。

  朱厚照把皇帝拉过来坐下,笑意盈盈的说:“现在,咱们父子就看内阁怎么处置,天下有许多事,不上称没有二两重,上了称,一千斤也挡不住。像是这样的罪名,轻轻处置了则内阁有失公允,重重处置了,则儿臣的人,往后谁也不敢再动。”

  唯一的,就是不知道山东如何,可不要被那帮人搅坏了形势。

  李东阳回去后一直沉默不语,谢迁也是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