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章 传我旨意!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例。因为殿下说过,为民办实事的官员才叫真正的好官。”

  这么说起来这也是在鼓励他。

  “方正的表现,我已经报给了殿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要做到这八个字,将来……也未尝不可期盼呐?”

  这话说的韩子仁心头激荡,热血难抑。

  但转头又想到黄文佑,那也是一种结局啊。

  “下官谢过府尊!府尊,不知黄文佑所犯何事?”

  这个现在也可以说了。

  “殿下扣下了鞑靼使团的费用,黄文佑上疏,言殿下重蹈当年覆辙,要开大衅于边,将来必为国招患。”

  韩子仁嘴皮子一翻,“迂腐。以往我大明也是以礼相待,可鞑靼还不是照样寇边?”

  杨廷和点点头,“你倒是能马上领会殿下之意,不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如此行事的确会给人借口。就为了……银子?”

  “为了整军。”

  韩子仁眼睛一亮,“殿下,奇人也!”

  山东的事了得差不多,

  当初的专办官员,户部尚书周经也启程回京。

  谢迁早就回去了。

  此外,詹事府詹事吴宽、吏部左侍郎韩文也都前后抵达京城。

  吴老先生离开了京城几个月,心中始终‘惦记’着东宫太子,他走的时候就知道东宫不知要搞出什么事情来,

  但纵使做好了心里准备,真到京城时还是吓了一大跳,

  张天瑞升了左谕德,把书院办得风生水起,那个他昔日看好的王鏊天天讲学,明里暗里的说着圣人之书不足以办事的道理,

  还有一事,令他心脏都要骤停了,便是太子把鞑靼人给得罪的死死的!

  这是要干什么?!

  早前他就和王鏊说过,当今太子是智足拒谏,文足饰非的人!将来必有新、怪之法,但他没想过会来的这么迅猛!

  ……

  ……

  这个时候朱厚照正在和刘瑾商议毛语文所奏之事。

  “大同的事,小办则不如不办,否则虎头蛇尾,想必不是殿下的心意;但大办……则边关不稳,值此之时也非明智之举。因而,奴婢以为大同……适宜缓办……”

  “缓办……?缓到小王子准备好了,缓到明年、后年他寇边的时候办?”朱厚照笑着质问。

  刘瑾顿时哑了,“这……奴婢愚钝,猜不透殿下的心思。”

  “其实也没什么,你想想之前王华说的话就明白了,前些年,小王子一直在收拾内部,眼下刚刚好。所以想必他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做准备,瞧眼前就明白了,他派如此大规模的使团,所为何事?”

  壮大实力罢了。

  明朝也没有不堪一击到那种程度。他若兴兵,规模小了无所谓,大规模怎么也要做做准备吧?

  “不过也不能不防范他们做出危险的举动。我已请父皇下旨,传谕边关各镇,要他们加强防范,严密监视鞑靼人的异常行动。但……其实以小王子这种人的心态,咱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