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1章 抄银 花钱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十万两银子。

  后来拨给杨一清一百万、王守仁三十五万,刘健三十万,还有王鏊带走二十万修筑新的宁波城池。

  所以哗哗哗的,导致此时内帑只有二百五十万两银子。

  当然,这次宫里‘扫灰’之后,又要富了。

  而且盐商也还在抄没……那里的银子更加吓人。

  朱厚照闭目养神时也在想,他得花些银子了。他一个皇帝,把天下的银子都聚拢到这里是有好处,但要适度,否则百姓便穷了。

  不过花钱容易,花的对才难。真要只是花出去,修几座宫殿也就不剩多少了。

  但他显然不会。

  其实前几日去昭狱看顾佐,

  在回宫的路上,朱厚照忽然想起一个词:特殊津贴。

  大明的官俸确实太低了。

  但整体性的提升官员俸禄,实际上后果难料。而且官员群体本身就是庞大的既得利益者,这时候还去给他发钱,不是脑子有病么?

  他们过得好着呢。

  但官俸过低实际上会造成好官也只能变贪官。所谓高薪养廉,不是没有道理。

  此外,俸禄太低导致贪腐成了普遍现象,有些案子其实不太方便查,真要论起来,他作为皇帝慢慢提拔起来的这些人,难道就一点没贪?

  怕是不会,否则每天应该吃糠咽菜才是。

  而他也只能当做不知道,毕竟终归还是要靠官员去管理国家。

  这次他真的有些担心顾佐贪了盐课银,那这案子就难办了,光是这个人杀不杀,就得纠结好久。

  而特殊津贴的机制,则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人’。

  以特别的功劳,赏赐他特殊津贴,一方面可以解除官员本身切切实实的柴米油盐之忧,使得他们有物质基础去拒绝贪腐,同时也是一种加强皇权的方式,更是营造自己人圈子的好手段。

  因为特殊津贴的赏赐与否,就是看皇帝的心情。

  当然,这种情况下,贪腐还是会存在,因为人心总是不满足。那就没办法了,佛祖都无法超度所有人。

  乾清宫里无人打扰,安安静静,倒也适合他去想这些东西。

  外面的雨停了,阳光射进来,

  朱厚照也躺久觉得难受,于是便想起身走走。

  “陛下!”秋云在边上看他缓缓起身,惊了一下,靠近了还说:“陛下应叫奴婢才是。”

  “不必扶,朕好点儿了。”伤风感冒,还不至于要人搀扶。

  朱厚照自己起身,夏天热,他便穿着白色单衣也完全不冷。

  没走两步就看到那个叫葵儿的姑娘,端着一个青色的瓷碗进来了,碗倒是漂亮的,上面绣着青龙,就是那药,真是要命。

  朱厚照本能的就要后退,“……不是刚喝完吗?”

  葵儿有些不敢看衣衫不整的皇帝。

  倒是秋云去接了过来,“陛下,奴婢知道你心里头必定是想着早些宣召官员,处理国事,真要如此,这药还真是非喝不可,只有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