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谁也乱不了陛下的政!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翰林院,明显走出来的也少。

  但皇帝也有理由,因为本身翰林院就是要熬,那就熬呗,慢慢熬,有能耐把他这个皇帝熬驾崩。

  反正现在担任日讲官的人,讲来讲去还是日讲官。

  正常来说,这都是很火热的位置,因为日讲官直接给皇帝讲课,近距离接触皇帝,自然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可眼下,大明朝的政务方面动作那么多,也没见皇帝派谁干了什么大事。

  相比于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大的改革,吏部在皇帝的授意下出现这种改变其实是既隐性、又重要。

  这当然是朱厚照故意,他以后也会如此,就是要用很长的时间告诉官员们,实务官升职更快。

  其他人慢慢熬吧。

  当然,翰林院有真的优秀的,或者碰到什么历史名人了,那他会放出去锻炼。

  譬如大朝会时,吏部调整了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讲官毛纪的职务,现在他在浙江当代布政使。

  毛纪是天顺七年生人,今年已经43岁了。历史上他真正当到大官是在正德十年后,做到过侍郎、尚书,嘉靖年间做到首辅,活了有八十多岁。

  在此之前他都是清流官员,主要是担任讲官、参与修实录等这类事务,所以他也有‘学问精深、文笔优美’的评价。

  这种是朱厚照记住大名的,所以自然可以给其历练机会。

  其它的自求多福吧。

  官场上的变化,有一点是形成共识的,就是皇帝派你到地方任职,那就代表你要开始来运气了。

  说起来,朱厚照为了让文官认识到这一点也努力了好几年。现在终于有所成。

  而形成的效应就是,地方官一改过去惰怠之风。因为真的坐在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位置上的人,是清楚的知道,皇帝的双眼盯着他们。

  你要是名利心重,想升官,那么请你好好干,干出政绩,调任一部侍郎,一年见几次皇帝又有何难?

  你要是‘粪土万户侯’,自命为为民之官,那么也请你好好干,因为这个位置足以让你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负。

  这个效应形成之后,对于朱厚照来说就简单了。他只要强化这个效应。让官员们一次一次的确信,喔,我想的是对的,皇帝就是按照这个路数提拔官员的。这样就可以了。

  所以顾佐才说他不希望这三个可以成为实务派官员的青年人,过早、过深的参与进无聊的政斗当中。

  就像韩文对他做的一样。

  他也会对别人这么做。

  水云间的房间里,

  顾佐显得比以往沉默。

  盐课的事,韩文是代他向皇帝禀报。

  眼下看,韩文还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他是深受皇帝的信任的主审官,但是这颗种子已经种下了。等到将来算账的时候,得罪这么多人的韩文难道会一点儿不受影响?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顾佐没有去找韩文,而是回过头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