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9章 筹备开业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营造,房子本身是有的,无非就是装饰。

  “……寻个机会,朕要去看一看,这是个大事,旁得不说,这么多家商铺,几千人的衣食便有了去处。若能周而复始,自然运转,也不枉朕与礼卿花费这么多的精力。正德一朝也多了一样能向祖宗和后人交代的善政。”

  皇帝出宫顾佐不敢立刻答应。只说:“还请陛下再等等,总归一切妥当了,微臣才好意思请陛下来看。”

  “好。一共有商铺多少家?”

  “全部出租,有108家。其中一半已经寻到租方。”

  朱厚照在殿里负手踱步,这件事他心中算是有数了,“对了,白名单之事,如何了?”

  “有十二家在微臣这里备了名字、来历。”

  “十二家也够了,朝廷修路……其实也不是修路了,原本两京之间便有官道,只不过这次要提高些标准。现在,少府可以透露一些项目、并提出条件了。朕的意思,主要沿着京杭运河拓宽、修整官道,路面要平、宽、直、硬。先抛出三段吧,其一是从京师到天津卫、其二为从徐州到淮安、其三从淮安到扬州。”

  一步一步来,这么大的事,第一次做,做得猛了容易出乱子。

  “沿着京杭运河的路商旅多、货物也多,建成之后能最大化的起到作用。此外,路要将两个方向分开。”

  顾佐露出微微的疑惑。

  朱厚照拿手比划了一下,“大道朝天,各走一边。往北的走一条道儿,往南的走边上的道儿,互不干扰。中间用东西隔开,不允许随意翻越、逆向而行。这样,马车至少能走得快些。”

  顾佐点点头,“修路实在是个大工程,臣只恐八百余万两的银子或许还不够……”

  “那可以沿着路途设驿站,在那里修客栈、茶肆,卖食物、水等各种出远门所需要的东西,这可以赚回一些银子。此外,你可以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收一点儿便宜的过路钱。”

  朱厚照只是尝试性的提出,因为他知道这操作起来有些难度,比如说你要收钱,人家绕路走了。这不是现代高速,车子只能通过特定的出入口进出。

  半路进,半路出,你在哪儿收费?

  所以这其实倒是个麻烦事。

  但路还是要修,因为这些设施本身的社会效益就高过经济效益,如果为了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效益,岂不是因噎废食?

  朱厚照又讲,“这三段工程,少府先去预估一下费用,大致上定个数,如此白名单上的人才愿意花尽心思干这个活。并且要告诉他们,这三段路哪一家修得最好,剩余的如扬州到应天,便不用竞争,由少府直接委派他们。”

  “若是哪一家能修出又硬、又平、又能够防雨水的路面,朕还愿意与之订立长期的约定,往后朝廷但凡是修路的项目,都优先考虑他。”

  其实所谓防雨水,用石头就可以。不过这个成本就大了,就这么点银子,这么长的路,全用石头铺几乎是不可能的。

  顾佐领会到了皇帝这样安排的深意,就是想尽办法让那些人去动脑筋、想办法把路修好,而且不靠政令、靠银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啊。

  有时候公文真不如银子好使。

  这样的话,少府就会比营造不夜城的时候要轻松一些。

  同时调动起更多的人,也就能够让更多的人赚到银子。

  所以这个办法是对朝廷好、对少府好、对百姓也好,真的是一绝。

  尽管少府成为第七部的事情,稍微给耽搁了一下。但是事情不能够停,盐场拍卖、修筑大路,这都是细而又细的民生之事。

  朱厚照想着有朝廷赈灾,两淮应该还乱不起来,这样的话……

  “礼卿,就明年春天吧。大朝会之时,朕会将此事作为议题之一。而今年,所有的筹备要完成,待明年大朝会一结束,立马动工。久了,这银子便花不到这上面了。”

  “微臣遵旨!”

  盛世盛世,总归是要大明朝百业兴旺才叫盛世。

  开疆拓土当然也需要,但此时才正德元年,急什么。

  而且话说回来,他这个皇帝在军事方面也不是没有动作,眼看已经八月,朱厚照还真是慢慢心焦了,也不知大同那边有没有消息过来……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