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6章 蒙蔽圣听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考虑到张璁在历史上还当过首辅,除了意志、想法,其为官的手段、能耐以及办事的能力应当也不是寻常人可以比的,这种苗子,要是被这帮虫豸整出个死于非命,那便是他当皇帝的错了。

  “陛下放心,微臣明白。那这个案子……”

  朱厚照笑了笑,“不必着急。看他们怎么上奏。朕不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但凡事也要有个度。”

  毛语文自己的度,他自己是明白的,但在这件事上,他不晓得皇帝说的‘度’又是指什么意思。

  左右这些人也是要上奏的,等几天瞧瞧吧。

  春分以后,天气转暖。

  朱厚照近来关心河套之事,几次与朝臣商议移民实边之事。

  如今的大明朝,岁入钱粮在2900万石,这是有明一代比较好的光景,除此之外,海贸收入连年增长,海外每年输入近千万两白银。

  但各地上奏之流民仍然不少。

  洪武年间,全国耕地有八百余万顷,到了弘治、正德年间已只剩四百余万顷,大量的土地被兼并,或是被挂靠,不交税的土地少了一半,但税还是一样,这样若没有流民才是怪事。

  议事当中,司礼监来了人,说了五个字:淮安府急递。

  刘瑾应声下台阶去接了过来。

  朝臣也被吸引。

  “你们继续,都议议。”

  朱厚照说完这句话才将奏疏打开来,细细读了一遍之后,他眼皮子跳了一下。

  刑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联名上的奏。

  淮安府发生的事,倒是说了,但是没说完整。

  说了确实有克扣工钱的现象,这一点老百姓可以作证,但是是不是少府官员这一层级克扣,则没讲。因为没有证据。

  说了山阳知县张璁因仓廒储粮减少而入狱,也说了他极力否认,目前无法定案。

  但是没有说张璁当堂所写的东西。

  朱厚照有些不高兴。

  他可以接受下面的人有些私心,做官嘛,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自己,但是做官精、不能精到这个程度。

  这种处置办法已经全然忘记朝廷和百姓,而只顾了自己。

  十分顾自己,这就叫没有度。

  简单的说,张璁所要奏的那些事真实存在,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有人已经做了,要砍也是砍张璁的脑袋,如此‘不需要担责’的事情仍然不肯做,那么这种官员要来何用呢?

  啪!

  皇帝把奏疏不轻不重的摔在了御案上。

  朝臣听到声音,大约都猜道有些不对劲。

  “陛下。”杨一清执礼,喊了一声。

  “朕……”朱厚照眼珠子来回转动,咬了咬后槽牙,“朕不该这般动怒。”

  “淮安府……陛下,可是先前所说的克扣工钱一事?”王鏊自知此事在自己手中,“微臣已派了人前往核查,是不是这结果……不大好?”

  “朕,以往不明白,天下的事难道就真的弄不出个真相大白?现在终于知道了,是派下去的人和当地的人蛇鼠一窝!”朱厚照边摇头边叹息,“难有人真的与朕同心,以公忘私便更加少了。”

  王鏊和王炳一听,这话不对啊。

  “臣等办事不力,请陛下责罚。”

  “先生,你不必在京师中待了,亲自走一趟吧。”朱厚照食指点了好几下奏疏,略微严厉的讲,“去问问这些派下去的人,是不是如实上奏、还是有选择的上奏。只讲能让朕知道的,这叫什么?蒙蔽圣听!!”

  皇帝权威日重,不必大喊,而只语气稍加严厉,众人便大气都不敢出。

  “以后不要讲什么盘根错节这种理由。大明这个天下,不管是哪里的根、盘成什么样子,还有朕这个皇帝理不得的?朕知道,或许有人不信,那么就试试。锦衣卫已经遵照朕的旨意,插手此事。

  这工程款克扣、仓廒储粮减少以及钦差本身的问题。桩桩件件,务必要清清楚楚!先生。”

  “老臣在。”

  “你先去,你若还是搞不清楚,朕便将朝廷搬到淮安去,就这么点事,看看能涉及到多少人!”

  众人一听就知道此事万难善了,因为皇帝多次讲过,他盯上的事情一定要有一个结果。现在就是这样。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