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3章 官场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读书、品行好的知县就可以的。

  朱厚照对这一套都是清楚的。

  所以他才问那个问题。

  如果做官无望,是不是就是一心敛财?

  而对于杨一清来说,他要考虑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胥吏乃末流,自太宗、宣宗、宪宗以来对胥吏入官多有限制。便是知其学识、品行不足为官。胥吏不许科举、不能为官,此皆为祖制,臣请陛下,三思。”

  朱厚照不是真的十九岁、长在宫里的少年。

  他内心知道,胥吏的处境越发艰难,关键是有一个群体不接纳他们。

  这个群体就是官员本身。

  道理也简单,我寒窗十年苦读考中进士才可以做官,你一个胥吏凭什么也可以和我一样?

  再者说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给你们占一点儿,我就少一点儿。

  所以不管是从面子、祖制以及利益角度来说,开这个口子,绝对会招致整个官僚系统的反对。

  但朱厚照不是什么无法掌控朝堂的软弱皇帝,他有自己的力量和手段。

  “其余人呢,都是这样觉得吗?”

  梁储也附议,“此例不可擅开,否则必有动荡。”

  “臣附议。”王炳也表态。

  朱厚照挠了挠鼻子,“朕知道了。”

  其实皇帝的权力比想象中的要大。

  胥吏能不能当官这种事,其实可以看明宪宗发明的一个词,也就是‘传奉官’。

  那都不是胥吏不胥吏的问题,连唱戏的、炼丹的都可以当官。

  所以胥吏当然可以当官,关键在于他这个皇帝的意志。

  而且,在方法上有要取舍。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有些事,能说不能做。

  这件事,他可以不说,但可以做。

  做了一个两个……到数量多了,路自然就被趟出来了。这样比硬顶着整个官僚系统,要好的多。

  朱厚照心里这么想,嘴上还是在问:“既然都附议,那么胥吏贪腐之事,总归要有个解决办法。不必说什么严惩之类的话,便是官员,朕都严惩,可又有什么用处?”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你要人家干活,却不让人家升迁,完了还不允许人家捞银子,这像是治理?怕是有点缺德和缺心眼吧。

  “臣以为,可对胥吏进行更为完整的考核,以三年为期,在事务上考核期刑名、写字等基本技能,在为官的品行上考核其声誉。如此,可以裁汰品质卑劣、老疾不堪任职者。”

  朱厚照听了都发懵,

  要干活、不给钱、不让升,还特么的再加一个考核?!

  疯了吧!

  “此事,再议吧。”

  皇帝失去了兴趣,实在这个事算是一个比较重大的课题。

  因为完全的放开也不现实,整个士绅群体都会跳起来的。确实中进士的难度很大,如果胥吏轻易便能做官,那对考科举的人来说是有些不公平。

  杨一清和梁储知道皇帝不算太满意,但最后松了口,他们也是算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