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6章 终局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南京守备和应天巡抚这样的重职相托,自然需要更看清楚这个人。”

  李兆蕃:“……”

  原来是这样。

  荆少奎是和皇帝明过心迹的人,他一定要协助天子做好士绅除优这件事。

  也是因为那样才得以升此高位。

  若是在这个斗争的时候不表现表现,将来怕是要被皇帝记住。

  因而从李府回去以后,立马开始拟疏。

  没别的,弹劾杨一清和毛纪等人的霸臣行为。

  从京中到地方,从督抚要员到科道言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奏疏反对杨一清。

  这种情况下,终局肯定是不远了。

  当然,士绅除优这件事本身是有很多人反对的,所以痛骂张璁的人同样不少。

  不过大势难违。

  杨府。

  “阁老。”

  王鏊站在门口呼唤。

  “是济之啊。进来吧。”

  王鏊仔细看了一下杨一清的状态,“阁老,又是一夜未眠么?”

  “在……想济之的话。”

  “下官这点水平,能有什么值得想。”

  杨一清转身看了一眼王鏊,他忽然有些羡慕起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还真是不错。济之天生被人认为重义轻利,加之你鲜少与人相争,到最后竟可以出淤泥而不染,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让人神往。”

  王鏊说:“几日以前,阁老也是这样。几日以后,说不准下官也会和阁老今日一样。”

  这话有些意思。

  杨一清听来听去的,其实也听明白了。

  就是一切,都超脱不了皇上的手掌心,看皇帝最后会如何对你罢了。

  “皇上那边……”

  “下官递了条子了,皇上不见。”

  “像王时维那样忽然病重,有时候也挺好,免得连晚节都保不住,更好过现在被人说是霸臣。”

  杨一清知道,再拖下去他就会显得贪恋权位。

  就是这样嘛,皇帝给你气得深藏于宫,这个时候你该赶紧认错,不要为了自己那点东西死撑着。

  但想了一夜他明白过来了,什么叫以皇帝满意的方式致仕?

  就是要把体面留给皇上。

  但是如果按照皇帝心意,那他不仅是丢官,那基本是身败名裂了。

  这一夜他未能突破这个心障。

  所以他的案桌之上放了一本辞呈。

  “济之,将来有日,你代老夫将这封奏疏转交于圣上吧。”

  王鏊面色一变,“阁老此话何意?事情尚有转机,可不能在此时走了极端啊!”

  “陛下躲避臣子,毛纪被抓入狱,我堂堂皇明,有此等局势皆因我一人而起,我若死,便什么事都不会有了。”

  “阁老!”

  正说着,府里下人在门口禀报,“老爷,宫里来人了。”

  两个老人家面色当即一变。

  来人确是宫里的内侍,而且特意是挑选的晚上时分。

  尤址没想到王鏊也在。

  “公公!”王鏊像见到救命稻草一样,“公公深夜造访,可是带来了陛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