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6章 全部端了。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罪田应当如何处置。当时定的,是由官府收回。不过细节上有些麻烦。

  按照规定,新编的鱼鳞图册需要户主署名,可这些人是没资格署名的,他究竟有多少田地因为人死了也说不清楚。原本是觉得,既然如此,不如按照田契来,至少有部分田是有田契的,能说得清楚,可后来在山东行之,发现也有缺陷。”

  胡县丞不理解,“什么缺陷?”

  “田契的主人不在了,那么田契就任由人处理,万一我们和你胡县丞故意藏了田契,这不就又造成隐田了吗?”

  “喔,不不不,下官不敢,下官不敢。”

  “只是举个例子。所以这次在江南,这部分的田便不分有契无契了,先量有主之田,剩余的无主之田,不管是罪官甲家的,还是罪官乙家的,都是无主。如此,就统一由官府收回,统一回收也有一套办法,也是署名负责。等收回以后再统一划分给无地的百姓,而新的鱼鳞图册上,谁领地谁署名,当然,也可以按手印。”

  也就是说,还是释放给更底层的百姓。

  这个办法也不能说完美,实际上下面的人故意留一块地,不在资料上进行显示,上面还是不知道。边上的老百姓也不会去管这等闲事,而且很多老百姓其实搞不清楚官府内部是怎么个玩法。

  这一点其实没什么好办法,如果测量员本身一定要和当地的人勾结,那是没办法防的。

  只能用人命来威胁。

  就像朱元璋那样,让工匠在自己造的砖上署名。

  鱼鳞图册也需要每一个测量员署名,如果将来查出来你上报的数和实际的数差别很大,那就是要掉脑袋。

  这是说差别很大,细微的差别那没办法。哪怕是有现代的科技手段,这一样是防不住的。

  而且测量员一般来说是用当地的好呢?还是不用当地的?

  不用当地的,方言有差别,沟通起来很困难。用当地的,他就有动力在自己家贪下一块地。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不用当地的,找一个‘翻译’,也比把清田这事儿毁掉要强。

  政策的具体执行就是这样,而且不同的地方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想要苛求百分百的完美那是为难自己。

  在朱厚照心中,追求十分,最后能做到八分,那就谢天谢地了。

  朝廷也定了‘回头看’的核查制度,到时候以无主田地作为重点就好了。

  这种办法,准确的说就是劫富济贫。

  实际上,另外两家已经慌了。

  ……

  “真是奸宦当道,暗无天日,一个十年寒窗的七品知县,最后就叫一个阉人在县衙之内当众砍了头!这是什么世道,什么兆头?!自秦汉以来,可有这样荒唐之事?”

  “李兄,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只骂两句是无用的,估计再过不久,官府的人就要来了,到时候人家刀架脖子上,要咱们表态,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