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85章 往江南调军粮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期间,巡抚荆南,正遇灾荒,他奏请朝廷,放粮赈济,又使40万灾民得救。

  任河南布政司时,一些官僚权贵仗势胡作非为,他严加惩治,地方得以安宁。

  不过能在大明做到布政使,履历都是很亮眼的,过程中也不止他张子麟一人,是朱厚照谨慎起见,又让尤址暗中派人对几个候选人进行了一番暗中调查,最后才挑中人。

  在朝廷六部之中,一向以礼部最重,这道理不必说,反正尊礼嘛,朱厚照也不会闲得没事去挑战这个东西,所以算是默认。

  其后便是吏部、户部。

  工部呢,大多被人以为是比较不重要的衙门。

  但到了正德十一年,形势已然变化,便如工部的虞衡司,负责桥道、舟车、织造、券契等等关键之物,更不要提在火炮、船只、纺织等行业中所需要的工匠了。

  工部算是朱厚照常会召见的几个尚书之一。

  而通过任用张子麟,打破这几年以来官员互相推荐任用人员的默契,同样是皇帝对先有文官集团的压制。

  这个作用就在宣布的那一刻,所有人震惊之下就会明白,大明朝做主的还是上面坐着的皇帝。

  至于今天户部、兵部和工部三位尚书一同入宫,也是遵照皇帝旨意。

  朱厚照说:“这几日来朕观江南来的奏本,一副隐隐的要把‘山高皇帝远’这句话变成实际给朕瞧瞧的架势,也不知道是不是朕说不明白,还是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朕都说了,刘瑾是遵照圣旨清丈田亩,还有人不停的说朕是被蒙蔽了,错信了小人,言下之意,朝廷的清田令应该停下来。是不是江南的风太温柔,吹得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斗争?”

  三位尚书都不言语,江南的事情很邪性,他们不知道要怎么说。

  皇帝极有主见,那就听他的好了。

  恰在此时,王鏊、杨廷和和张璁也一并前来。

  一看他们着急的面色,朱厚照就明白了许多,“又出什么事了?”

  王鏊急匆匆的,“皇上请看。先前南京的诸多官员得罪了刘瑾,现在刘瑾忽然上奏说这其中不少人都牵涉多项罪名,正在南京抓人呢!”

  内阁的消息肯定是官员所奏。

  朱厚照瞧了眼尤址,尤址马上就懂,低头出去了。

  那意思很简单,外朝官员都有消息了,怎么司礼监没什么声响?

  他们哪里想到,太监现在是不急,但是外朝的文官是急疯了,但凡有什么事,那是拼了命的也要赶路送过来。自然的,也就会快上个半天。

  “你们来的正好。”朱厚照把王鏊所递的奏疏按下去没看,不必看也知道写了什么,“朕刚刚还在说呢,江南的官员是不是听不懂人话,怎么还说刘瑾倒行逆施?这朝廷是歪到扭不正了吗?!”

  劈头盖脸给说了一顿,六个人都默然不语。

  “朕也不派你们谁去了。”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