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1章 败露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要求报进度的,有的县已经完成过半。

  不过如此扰民的一系列动作,并不代表现在已经处处和谐。

  实际上,在逃的嫌犯、下马的官员亲友以及本身致仕的官员,很多人都还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如果这件事被推翻,很多人都可以得救,免得像现在一样等着受审定罪。

  只是这帮人是想法很多,办法不多,以往是可以纠结一大帮官员统一发声,可现在这类奏疏递上去,皇帝是不收的,那还能咋办?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南昌成了新的圣地一般。

  很多人反正是一死,倒是让宁王确实壮大了一些队伍。

  不过这个时空中,宁王府并不能恢复护卫,他如果真的聚集人马,那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不答应的就是江西巡抚郑瑜。

  正德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他突然接报,说南昌城外,鄱阳湖边,有匪盗聚集,这便也罢了,但这些人不再做那等打家劫舍的事,而是整日练兵,让他特别警觉。

  他不知道,宁王有了多家江南士绅的支持,现在是有钱发饷了。

  但觉察到不对的他,一方面是快马向朝廷上疏禀报,一方面召集江西三司使,准备调集南昌周边的几个卫所兵进行剿匪。

  在他向朝廷上疏的时候,

  靖虏侯周尚文已经接到皇帝旨意,授权他调动在宁波驻防的大明海军。

  大明现在是海贸发达,带动造船发达。所以商船很多。

  宁王名义上是用商船,实际上可以进行部分改造,现在长江之上船只众多,而且拥有大商船的商贾不下百家,朝廷也很难一一查获。

  这些信息也是探子回报。

  可以这么说,江西南昌,实际上已经被锦衣卫渗透成了筛子。

  这不是宁王不行,实在是有心算无心,他没办法。

  而既然宁王暗中聚集了一些水兵,那么朝廷这边自然就要把海军也给派上。

  与此同时,到十一月的后半月,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筹备,兵部调拨来的军粮也通过京杭大运河,到了镇江港。

  去接粮的是周尚文,他左右无事,军粮又极为重要,所以便亲自去了。

  当然得多履行一道手续,就是这拨军粮本来是以赈灾和平抑粮价的名义难运的,接收人是应天巡抚,但现在事情有变。

  江西巡抚上的奏疏不是密折,他这么一折腾,很多事慢慢开始爆了出来。

  ……

  ……

  江西南昌,宁王府。

  十一月的某个冬夜,对于这里的人来说难眠的。

  江西巡抚郑瑜像是掌握了什么实际的证据一般,疯狂的向朝廷递奏疏,与此同时,这家伙还不断地给应天巡抚荆少奎、浙江巡抚姜雍、湖广巡抚谢迁,以及广东巡抚汪献去信,要他们仔细注意是否有乡间大盗、山中匪寇聚众的事情。

  他整个就是在预报战事,反正有这个事情,他提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