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文官的妙计(求订阅!)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是先前就打算好的,用出为贫穷百姓之名当然也非无心之举。”

  看来东宫是很了解他们这些人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再有一点,吴宽没敢说,就是李广之事应当也是计划中的一环,因为不交阁部议处,就没有银子。

  那银子怎么办?

  几个月后的现在一看才发现这是一个大大的局啊。

  唯一有缝隙的地方,就是王鏊想当他吴宽和太子的和事佬,更打算说服他吴宽共同办好学宫之事。

  这就让他知道,除了医学宫之外,东宫还有设立兵、农、为官学等打算。

  真正的步步为营。

  现在人家自己有了人、有了钱,他们又当如何?

  “克勤打算如何做?”

  程敏政虽是傲慢之人,但从来也不是没有脑子的,他略作沉吟,说:“既然殿下想建,那便让他建。医学需要场所,儒学也需要场所,咱们可以向陛下谏言,在这学宫增设儒学这一科,讲述圣人之道、传播圣人之学,兴教化、聚人心,这总没有反对的道理吧?”

  吴宽和钱桂都眼睛一亮,

  “这招借尔东风、釜底抽薪之法,倒是很妙!”

  以往他们都只是想要去说服太子,可几次三番都不行,现在就坡下驴就不一样了。

  钱桂忍不住赞道:“此乃一石二鸟之计,到时候不仅为官学等可止,还可出一个国子监第二。”

  “吴大人觉得如何?”程敏政看他似乎是有些心动,但好像还有什么忧虑。

  其实也不是忧虑,

  吴宽是在想太子有什么应对之法……

  因为,他总有。

  “克勤之计确实甚妙。不过……万一太子应对得当呢?”吴老头提醒。

  “应对得当?老师指的是反对?”钱桂自己也想了想,“咱们建议设立书院、教化百姓,这哪里还有不答应的余地?”

  教化百姓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现在作为储君,怎么能坚决反对呢?

  可吴宽是心理有了阴影,所以未及成、先虑败。

  哪怕仔细一想,钱桂的话也有些道理,但他还是不会觉得这个所谓的一石二鸟会这么容易就达到的。

  “一切,等克勤见过了东宫再说吧。”

  说起来,当初仅仅为了东宫何时出阁讲学,臣子们还和弘治皇帝斗了好多轮的法,

  没想到这一次开了春之后,是一切顺利,礼部所做的所有准备、上奏的所有条陈,弘治皇帝至少接招,且再没有提过因为某原因要推迟这种要求。

  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三位阁臣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文华殿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就等着吉日到来。

  第二日一早,朱厚照早早的便起身了。明朝皇太子读书有出阁讲学仪注,是专门为第一次搞得特殊仪式,规模还是比较大的,尤其皇帝还宠爱皇太子。

  在人员上,除了真正给太子讲课的老师,锦衣卫、鸿胪寺这些负责仪式、礼节的官员也都会到场,司礼监等衙门的宦官就更不必说了,哪怕就是把书展开这么个动作,都得派个人在那儿。

  当朱厚照望着鱼肚白的天空,乘轿到文华殿的时候,各官都已经先他抵达,排列两行,相向而立。

  刘瑾搀着朱厚照走上文华殿正当中的座位时,宫里的太监才喊一声,“各官员入殿进讲!”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