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8章 避暑行宫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摆设了。

  现在朱厚照这么做,某种程度上也是收内阁之权,许多事他们开始接触不到,真正协助天子处理政务的是这些侍从室的官。

  虽说这样会异化出另外一个内阁。

  不过还是有其好处的。

  比如内阁自朱元璋时设置,到现在一百多年了,形成了许多长期以来不可打破的规矩。比如票拟,如果现在全部取消内阁票拟,想必满朝上下都会很疑惑。

  而另起炉灶则完全就是一张白纸。

  朱厚照可以随意发挥。

  最早他设立侍从室,是帮助他整理各地官员入京禀报的各种内容,对于一个生活在电脑时代、习惯了数据库的人来说,面对海量的信息处理,他能怎么办?

  只能找个人形电脑。

  最初是这样子设想的。

  而因为一开始的职务很简单,官职也比较小,所以朱厚照可以对他们订一些严格的规矩,比如只负责记录、承旨、办事,议政、人事、军务等一切关键事务他们都没有发言权。

  后来么,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侍从室的职权会不可避免的逐渐扩大。

  因为皇帝需要。

  最早是记各省的数据,后来则要掌握一些皇帝在意的官员档案,再后来碰到一些敏感的、皇帝不愿意让外朝官员知道的事情,他们又会按照旨意去办事。

  而因为习惯了完全奉旨,不要说外朝有什么意见了,就是他们自己也不会把自己当做内阁阁老,想着要谏言、要延揽人才等。

  这次改动,即便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职权,他们都难以在正德一朝形成内阁对朱厚照的牵制能力。

  这种演化至少需要换个君主才行。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行宫。

  朱厚照更喜欢建在承德的避暑行宫,其中也有政治理由:紫禁城作为皇帝居住的宫殿,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政治符号,而且经年累月下来形成了浩如烟海的规矩——连什么人走什么门,这都被规定好了。

  说句实在话,在紫禁城的诸多规矩里生活,其实不是什么令人开心的事情。

  可朱厚照再具有改革精神,也不可能把这些全都改掉,而且有的和封建迷信有关系,乱改一通会引起诸多非议、本身紫禁城的建设就讲究了许多风水。

  但是在行宫之中则会随意一些,不仅生活随意,接见大臣、处理政务,哪怕是带皇子、公主玩都会好一些。

  一众御史官员也不会聒噪多嘴。

  所以自从正德十五年,避暑行宫落成以后,天子每年都要去住上至少两个月。

  一开始会带部分大臣和后宫女眷。

  后来是皇太后都跟着一起去。

  一开始是住两个月。

  但在正德十七年,天子住了四个多月才返京。

  到了今年,已经到了六月份了,不管怎么说,天子龙撵也该启程出发了。

  这是所有人都预料得到的,理由也很充分,这毕竟和天子龙体有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