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3章 周尚文的建议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确实非常有道理。

  朱厚照虚心受教,“照你这样说,不仅没有失去分层分区的精髓,而且也做了防备,极好,极好。对了,朕刚刚是说了分层,还未说分区。朕的意思,军政分离之后,地方各省便不能插手军务,而军队在各省设置都督府。都督府都督直接听命于军机处。兵部,不能够插手。”

  他没有在这里引入后世军区的概念,那会儿一个军区的防御面积往往是几个省。

  这在古代并不适用。

  大部分时候,只有到了王朝末年,才会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个机构管着几省军务的现象。

  比如总督,明末的时候都有五省总督,为啥?因为乱,得有个人统管全局。

  再比如先前的三边总督,它的诞生背景就是榆林、甘肃、宁夏,三地之间的兵马调动不能够协同。

  至于说官员设置太多,这事要分两面来说,少一些官员,的确可以精简一些。

  但多一些官员,每个人手中的权力也就小了啊。

  为什么唐朝的时候把宰相一个人的活儿分给三个人?按道理来讲,这是最明显的冗官。

  没有绝对的多与少,恰好好处才重要。

  如果简单粗暴的设置个西北军区,西北军区的大都督管着甘肃、新疆、陕西几个省的兵马,

  那他妈哪叫西北都督啊,那不西北王吗?

  所以还是一省归一省的最好。

  只不过这些兵马以往归属地方文官管辖,现在则是层层听命于朝廷中枢。

  周尚文则问:“不知陛下要如何设置军机处的人员?”

  朱厚照也不掩饰,“军机处中的人员自是按需设置,并无定例。”

  实际上就是皇帝一人说了算。

  “微臣只怕,会有非议。”

  “朕做事,从来都是伴随着非议的,那又怎样?”

  现如今的朝堂上谁也挡不了他。

  不过军事体制改革太过重要,不是朱厚照今天和周尚文在这里随便说上几句就能够定了的。

  今天能定的就是个方向。

  接下来则要逐步做起。

  “越国公。”

  “微臣在。”

  “朕觉得是不是这样,咱们还是先将卫所的人数规模确定下来,五千六百人想来是不合适了。确立下来以后,那便分步骤进行。

  首先是京营整编,北直隶单独成为一个军区。之后分别对各地边军进行整编。在整编的过程中,军机处的效能其实也就发挥出来了。”

  换句话说,天子会直接从军机处发号施令,要求各地如何改良。

  这是命令层级的变革,而与军户取消无关。

  军户取消应该归属于军队的‘精神文明’建设。

  “是。微臣领命,但不知陛下要在北直隶设立多少人马?”

  “二十万有些多了,十二万到十五万吧。”他不说个定数,现在讲定数就是拍脑袋决策,所以说个范围,看最后操作的结果如何。

  周尚文心中大概有数,总而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