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5章 三十万人口大迁移计划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三十万令行禁止的军队要进行远距离的通行,那代价都是巨大的。

  好在现在大明造船业发达。

  从宁波舟山港到青岛港,从松江港到南京港,现在是每时每刻都帆船林立,不见尽头。

  有赖于京杭大运河,从北方到南方,乘船也非常方便。

  所以运输路线倒不难定,只要把中原地区的人进行集中装船,先内河运输,再海洋运输,三四个月的时间也就到了。

  但这些船只,并不都属于朝廷。

  朝廷要临时造出够运三十万人的船只,那也相当费劲。

  张璁说:“如此巨大的人口,仅靠朝廷征调船只是绝对不够的,必须要发动民间的力量。微臣倒是记得,正德二年,鞑靼小王子入寇京师。

  当时,为了保证京通仓的粮食安全,兵部以‘有偿运粮’的方式动员了数十万百姓肩挑手扛,两日一夜便将几百万石的粮食运进了京师。

  若是能学习这种模式,朝廷不仅省却了很多组织人手的成本,便是效果也是显而易见。”

  朱厚照思考着这个办法,

  灾民因为生活所迫,所以就算不给银子,只要保证他们的口粮,以吃饱肚子作为条件,也能够让不少人同意登船南下。

  台、吕两地的官府可以依据船只所送达的人数支付酬劳。

  但这不就是官方的人口贩卖么?

  “陛下,微臣以为不妥,运粮和运人不同。粮食不会讲话,可人会。若是朝廷定下运人即可获得银子的规矩,那想必会有许多人铤而走险、甚至抢夺人口,强行装船运输。这样一来,便是人间惨剧了。”顾人仪反驳的说。

  他倒是和朱厚照想到一起去了。

  张璁仍然没有放弃,“顾阁老有此顾虑乃是人之常情,不过活人不能叫尿憋死。咱们自然也可以想些办法来禁止这种行为。”

  “却不知张阁老有何良策?”

  “顾阁老不是说人会讲话?便从运的人说起。朝廷可规定,台、吕两地的官府要核验朝廷下发的凭证,并要被移民的百姓自己签署同意入台、入吕的证明。过了这两道关,才接收人口、付给银两,少一个都不行。这一关便能挡住大部分的人贩子。

  另外,朝廷可定下重罚之罪,震慑那些想要犯法之人。如此又可劝退一部分。”

  朱厚照问:“还有么?”

  张璁微微一滞,主要是很突然,这么短的时间他也没有万全的办法,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陛下可再宽限一两日,叫臣等细细琢磨,必然会有更好的法子。”

  “难为你了。”朱厚照心一狠,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知道,在这种方式之下,一定会发生妻离子散这样的家庭悲剧。

  但治国又不是搞小清新爱情片儿,

  只要把这种悲剧发生的比例压缩在一定范围之内,从整体上看这就是划算的。

  毕竟依赖正常的人口增长,至少十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