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3章 举家迁移_大明嫡长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怎么说肯定是健康的青壮劳力价格最贵。

  稍微带点疾病的,那就难了,

  一来运输的过程,容易抗不过去,就算抗过去了,价格也低。

  从利润的角度考虑,运输商在‘收人’的时候就会进行筛选。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多少钱,一定会被量化。否则生意做不下去。

  但现在这个年头,买卖人口则是普遍存在的,卖儿卖女的情况也不是传说中才有的事情。

  其实更加彻底的利益计算,应该是抓捕、强运,把人当做牲口、奴隶一样弄过去。因为正常的运送人口实在太贵了,路上的消耗、船只以及人员的费用,没有个20两,生意人估计没得赚。

  但20两可是一匹高等战马的价格,足够一个普通人家一年的口粮的。

  要运送30万人,这就是五六百万两白银,这要放在二十年前,做完这个事,朝廷得有另外好几样事停下来动不了。

  但这次朱厚照并未选择更加省钱的办法,那样后遗症太多,不仅如此,他还给出了一家人整体迁移的‘套餐价’

  因为这些人过去是要他们垦荒种地的,这玩意儿可是技术活。随便找个年轻人那是不行的。

  有句老话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种地要懂得看天时,什么季节干什么事情都有讲究,这些东西是年长一些的人凭借经验来确定的。要不说是宝呢?

  另外,一家人在一个地方也更加稳定,可别朝廷花了大价钱弄人过去,结果自己赚了点钱又回来了。

  这些都是细节上的东西。

  在整体上,饿着肚子的人只要给他饭吃,他几乎不太可能拒绝。

  饥饿的感觉朱厚照不知道,但灾民会去啃树皮、会去吃观音土,会去把自己的女儿卖了,再极端会易子而食。

  都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让他离开家乡到另外一个地方,会是多难以接受?

  实际上,灾民本身就会逃难,这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吗?

  所以说在通州的招牌刚打出来,其火热的程度甚至超越当事人本身的预料。

  几名发起的年轻人听闻以后自然开心,他们的父亲都在朝中有一官半职,消息来源于朝堂,自然不会有假。

  他们甚至都知道朝廷已经将一部分官银装船运往台湾和吕宋了。

  “走走走,咱们瞧瞧去!”为首的乃是当朝户部侍郎张池的儿子,张煜。

  他身后的三个好友也是大约相同的身份。

  朝廷其实限制官员子弟经商,这件事却放了口子出来,赚钱的机会本就不多,自然是要抓紧。

  等他们躲着大雪到通州城门口搭得简易棚子边时,报名、筛选工作已经开始了,而且有县衙的人在维持秩序。

  标语没有,老百姓不识字看不懂。

  但是有个小厮一直拿着图画宣传,高声喊着,“各位父老乡亲,咱大明在吕宋那儿有打了胜仗,占了老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