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二章 好大一笔年货_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震中原的幽州骑兵当中的一员,从此得到世人的敬仰和部队的供养。这样的一条消息。对于想要当兵吃粮的乌桓战士而言,绝对是求之不得,所以他们对于刘和热情拥护的态度瞬间爆棚,直接超过了随队伍同行的那乌康宁。

  那乌康宁这次随刘和返回蓟城。直接进入幽燕书院学习,亲耳聆听大学士蔡邕的教导。刘和给了酋长那楼十个名额,这只老狐狸为了确保那乌氏在部落内的统治地位,只派了自己儿子一人前往蓟城求学。至于其他九个名额,则被他主动降低了一个档次,并入了另外二十个进入燕京大学的名额之中。

  如果打个比方。蔡邕亲自主持的幽燕书院好比是大学里面的研究生院,虽然也属于燕京大学的一部分,但培养的人才层次显然比广泛招收学生的“本科生”院要高出许多。只要有蔡邕这块金子招牌在,今后大汉各地想要进入幽燕书院求学的士子肯定是要挤破头的,刘和能给那楼部落十个名额,应该属于照顾性质。

  当然了,刘和一开口就给那楼十个学习的名额,未尝没有藏着别的一些心思。只不过,那楼这个没啥文化的“土鳖”显然也不傻,宁可白白浪费九个名额,也不愿意部落内今后出现几个可能与自己儿子竞争的对手。

  那楼虽然拂了刘和的好意,但他把大儿子送往蓟城求学又等于是变相的交出了质子,因此刘和也就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纠缠,打着哈龗哈算是同意了。

  除了让一千名乌桓战士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刘和也让三千原本浑浑噩噩活着的乌桓奴隶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刘和告诉这些奴隶,他们当中干活勤快、忠诚老实的一部分人将有机会成为中原士子们的家仆和下人,另外一部分身强体壮的人将有机会成为伤亡将士家中的佃农,剩下的则会被送往马城屯田。

  对于这些奴隶而言,就算结局最差的前往马城屯田,也比呆在居庸县内给乌桓人当奴隶要好出许多。因为护乌桓校尉府有明文规定,所有参与屯田的青壮劳力,生命都受到官府的保护,任何人无权轻易的剥夺,更不提他们还能吃上饱饭,一年到头还有一些粮食可分。

  这些乌桓奴隶在乌桓部落内就是两只脚的牛羊,主人家可以随意宰杀和贩卖,没有任何的生命保障和生存权利。

  至于成为幽州伤亡将士家中的佃农,甚至成为刚刚来到蓟城的中原士子们的家仆,对于这些奴隶而言,那就等于是再次投胎了。

  佃农虽然没有土地,但却拥有组建家庭和养育子嗣的权力,而且佃农的子女未必还要种田,他们可以去当学徒,可以从军,可以经商,这可比当奴隶的结果要好上百倍。

  如果能给中原来的读书人当家仆或下人,那就更加令这些奴隶们向往。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