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七五章 常平仓_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句话:“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野有饿殍而弗知发”。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指责国王:“丰年,社会上存zài着猪狗吃着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储蓄粮食;凶年。野外有饿死的穷人,而不知道贷放粮食给百姓”。出现这种社会现象,正好从反面证明了“常平仓制度”的重要意义。

  常平仓制度的根本就在于维护广大农民和全社会的利益,避免“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除了正常的农业丰歉外。常平仓制度还能保证重dà自然灾害发生时,国家开仓放粮,无偿救济灾民。

  制度虽好。但也要靠掌握政权和实施政策的人来推行。大汉推行常平仓制度已有数百年,各级官府对于如何落实这项制度也是驾轻就熟,但因为中央朝廷的日益腐朽堕落和世家豪族不断兼并穷苦农民的土地,加之连续不断的各种自然灾害,所以到了黄巾起义之后,常平仓制度便名存实亡,以至于整个大汉堕入了一个因为没有粮食吃,所以各地百姓起来造反,然后毁坏更多的良田,导zhì更多的百姓没有粮食吃,然后更多的人起来造反这样的恶性循环。

  刘和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从长安逃回幽州之后,牢牢地抓住两件事情不放。

  一是保境安民,二是提高粮食产量。

  为了保持地盘的稳固安定,刘和跟公孙瓒、袁绍、鲜卑人、乌桓人不停地作战,甚至不断地将战线向外推,等于是变相地扩大了自己的地盘。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刘和大量吸纳和安置流民,实施军屯和民屯,兴修农田水利,在自己控zhì的地盘内恢fù常平仓制度……

  前几年,幽州和冀州遭受大旱和蝗灾的时候,因为幽州的粮食储备较为充足,加之刘和的应对果断迅速,所以有惊无险的渡过了这场原本可能会导zhì幽州和冀州元气大伤的灾害。这次危机过后,刘和在幽州和冀州的声望已经与刘虞持平,而郡县两级官府对于常平仓的建设更加重视。经过数年积蓄,幽州和冀州的粮仓内又堆满了粮食,等到这次席卷大汉的大灾荒爆发之后,终于派上了用场。

  刘和下达给各州、各郡、各军的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从陆路、从海路向着北方和东方传递过去。

  蓟城州牧府,刚刚上任不久的幽州牧刘惠接到刘和的亲笔书信后,立即召集州中各级官员召开紧急会议。

  刘惠对大小官员说道:“本官刚刚收到骠骑大将军从邺城传来的急报,要求幽州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别驾齐周问道:“可是要对并州用兵?”

  “此次进入紧急状态,却不是为了用兵,而是为了赈灾!”

  治中魏攸皱眉问道:“幽州去岁风调雨顺,今春以来农耕顺lì,各县百姓粮食充足,何来赈灾之说?”

  刘惠一脸凝重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