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92章 只是一笔生意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找点事做。不能让他们光收支票,不出力干活!”李轩笑着说道。

  他在民主党和共和党内,都结交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由东方电子公司来帮助内地运作这个晶圆厂,通guò美国政府审批的可能性还真的非常大。

  虞有橙点了点头,他知道李轩对内地还是非常重视的,也希望通guò这个项目,加深自己在整个东方集团内的影响力。比如,如果这个项目真的能够获得美国政府批准,最终肯定会由张仲谋的东方半导体公司来负责具体筹建。

  而在对美国有关部门展开攻关中,李轩这个大老板看样子是不会亲自出面,那么许多事情就需要韩鹏这个集团内的二号人物来解决。

  别看韩鹏现在只担任了东方科技控股和东方商事两家公司的总裁职务,但前者持有了包括东方研究院、东方游戏、艾康电脑、计算机园地等大部分东方集团子公司的股权,而后者更是整个东方体系连成一体的重要纽带,负责为整个集团各个公司提供情报搜集、原材料采购、产品分销等诸多事务。

  从去年开始,李轩对整个集团内具体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少,更多的是在最高层面制定发展方向,因此韩鹏不得不负责起内部各个公司间沟通协调的重任。

  虞有橙正好可以借助这次行动,与这些东方集团内最核心的大佬们迅速熟识起来,更快的融入这个集体之中。

  其实在另一个时空中,内地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真正有了第一座大规模晶圆厂。但在李轩看来,即使他现在帮助国内提前十几年,建成第一座完整的商业化集成电路生产线,也不太可能扭转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薄弱的局面。

  即使国内现在能建起一座3英寸,甚至5英寸的一流晶圆厂,在技术快速更新换代的背景下,不出几年现在高价引进的设备就会落后。其实相比于引进工厂,李轩认为中国想要在半导体领域迎头赶上,更需要的是在上游设备制造领域下功夫。

  但研发就是个无底洞,往往是大量钞票投进去,连个响声都听不到。更何况外国对中国还封锁的这么严的情况下,半导体领域这种高精尖行业,想要闭门造车并不太现实。因此领导们自然希望引进见效更快的实体工厂。

  而对李轩来说,他也没有要以一己之力改变中国一个产业面貌的豪情壮志,因为这根本不现实。如果中国政府愿意拿出10亿美金,花费10年时间,在山姆大叔愿意全面放开技术限制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取代后世的台湾,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分工中的一环。

  只要在这种情况下,李轩才会顺势而为,被国家产业的兴旺贡献一份力量。但这些条件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这对李轩来说只是一笔生意而已。他能从中收获上千万美元的利润,能加强自己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影响力,还能获得国家上层的好感。

  这么多好处摆在面前,李轩自然愿意去试一试!

  虞有橙被李轩打发回香港,负责调研为内地筹建第一座数字芯片晶圆厂的可行性事宜。而很快又有另一位人物找上门来,寻求李轩的帮助。

  两年前,李轩在参加由霍营东先生组织的北上访wèn团时,与对方在飞机上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这位美国归来的陈述柏教授,同机去北-京正是为了向中国的最高领导层提出建yì,希望能在国内创办一所“中国实yàn大学”(aluniversity),把电子工业赶上去,将那里开发成中国的硅谷。(未完待续)R580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