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1章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存储技术的研发,最早可以追溯到六十年代初。但第一款真正实用的光盘机,是飞利浦公司于1978年推出的LD影碟机。不过飞利浦当时并没有借着自己的先发优势,即使制定出一套系统的技术标准。

  于是日本的先锋公司看到机会后,也迅速开始跟进,于1981年推出了自己的LD影碟机标准,并与飞利浦展开了激烈的技术竞争。

  后来,飞利浦公司在吸取了LD光碟上的经验教训,于1982年联手索尼公司,共同推出了CD-DA激光唱盘的红皮书(RedBook)标准。与采用传统模拟信号体系的LD光碟不同,CD-DA光碟第一次引入了数字化处理技术,成为全球第一张数字光盘。

  CD-DA标准在整个八十年代主要有两大应用,其中第一种应用是作为音乐存储媒介。所以在CD-DA红皮书推出后不到三个月,索尼公司就推出了全球第一台CD机CDP-101。

  只不过CD机刚问世时的价格昂贵,只能瞄准高端市场。但这一领域早就有问世了几十年的LP黑胶唱片。相比于黑胶唱片,CD机不但价格上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在音质上也没有明显的进步。

  所以CD机问世之后的销量并不如意,但索尼公司很快想出了应对的办法,那就是推出简化版的便携式CD机。于是在1984年11月,索尼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便携式CD机D-50。

  D-50的厚度只有约4张CD盒,问世后很快得到了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群的喜爱。而索尼公司也特意把这种小型便携式CD机命名为Discman,与Walkman形成高低配,彻底掌控了整个便携式播放音乐市场。直到二十年后,MP3和iPod问世后。才结束了索尼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垄断。

  而除了作为音乐唱片之外,CD-DA的另一大主要应用就是作为个人电脑的数据存储媒介。飞利浦和索尼公司,早就瞄中了新兴的电脑产业。相比于传统软盘,CD光盘拥有存储容量更大、读取速率更快等优点。

  但早在CD-DA红皮书标准问世之初,东方研究院也开始跟进电脑光盘技术标准的制定。而东方集团旗下的艾康公司又牢牢掌控了,个人电脑的技术标准。所以飞利浦和索尼想让光盘在个人电脑领域中推广。就必须取得东方集团的支持。

  因此东方研究院很快与飞利浦和索尼两家公司达成了妥协,取得了CD领域全部关键专利的技术授权,还成为了接下来CD-ROM黄皮书的标准制定者之一。

  而李轩的计划可不仅仅只准备在电脑光盘领域分一杯羹,背后隐藏的更深的目的,是为随后的VCD、DVD商业化开发做准备。东方研究院制定的第一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