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5章_皇子妃奋斗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被她勾起一股燥火,忍不住亲了又亲。

  不过他心疼她昨夜劳累,又责怪自己一时过了,过过嘴瘾就算,这二日可不打算折腾她。

  夫妻俩笑语同登御辇,静鞭开路,抵达昨儿举行大典的前朝正殿。

  魏景升座,邵箐的位置就在他右侧,略略小一些尊位。

  从前魏景和诸臣将议事,大议事厅共坐一长案,邵箐直接坐在他右下手得了,对面就是季桓。

  但现在称帝了自然不同,他高高端坐在宝座台之上,邵箐琢磨着该不该继续和季桓相对,想想又觉得不大适合,魏景已直接拿了主意,他的妻子,当然坐在他身边。

  百官伏拜,魏景叫起。

  要议论的事就接着之前的,就是换了个地方而已,这头一等的大事,还是广招贤才。

  季桓道:“诸事繁琐,人力短缺。”

  大楚朝倾覆的彻彻底底的,不管是文武百官,抑或大小勋贵,统统一个不留。如今大齐开国,魏景固然有一套班子在,但人还少的,不管是朝堂还是地方,人手都极短缺。

  尤其洛京,一个人当几个人使,忙忙碌碌至今,人人俱是两眼昏花,衣带渐宽。

  戴光深以为然,“宜多多征辟和荐举。”

  现行的官员委任制度,乃征辟察举制。皇帝征召为徵,官府征召为辟;另外,官员也有能荐举贤才。

  不过这征辟和荐举都太过主观,在皇帝英明、吏治清廉的情况下,倒是很好使的。可惜到了王朝末年,往往会买官卖官、荐举唯亲蔚然成风。好比之前的大楚朝。

  而且,这征辟察举制,对寒门学子是十分不友好的,举荐极其艰难,就算幸运被举荐上了,局限于出身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当个小吏的。

  站在天子的立场吧,就是选用真才实干者的范围大大被局限了。

  邵箐灵光一现:“征辟和荐举难解近渴,不如开科取士?天下学子俱可应考,择贤能而取之?”

  科举。

  不论出身,不论贫富,皆可参与,不但大大拓宽了朝廷选用人才的途径,而且还让中下层阶级有机会向上层发展。不但有利于皇帝任用有才之士,还对于社会稳定起到相当的作用。

  公平公正,人人都站在一个同等的阶梯上起步。

  邵箐此言一出,殿上君臣俱眼前一亮。

  魏景本不拘泥于士族寒门,能者他俱用之,此举于国于朝廷有大利,他当场就思索起细节;季桓戴光等人的眼光也非庸常,纷纷附议;另有张雍陈琦等寒门出身者更是大力赞同。

  十一月中旬,魏景颁下诏令,新增科举取士制,大齐朝的首次恩科将是十二月中旬举行,年前进行院试乡试,明年三月在洛京进行会试殿试。

  目前科举制和征辟察举制并行,魏景自清楚急不得,先试行着,等科举制一步步成熟后,再慢慢削减征辟察觉名额,进而逐渐取缔。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