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 借粮_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提议很荒谬,因为楚国正在和晋国打仗,为什么要给楚国借粮呢?

  但楚康王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

  楚国令尹不忍心看到这种利器落入敌国之手,但也无可奈何。

  忽然,他像是下定了决心。

  随后,车队继续前行,那两个兵丁则在路边挖起了坑来。

  思绪纷飞,他抬头看着面前中央略有残损的碑面,神色有些挣扎。

  然而当下已经不是争论对错的时候了,现在的问题是缺粮,一旦粮荒出现,楚人饿殍遍地,肯定会引起动荡,敌国很可能也会趁机进攻,楚国也有倾覆的风险。

  楚国令尹一口拒绝,但李逸却答应了下来。

  向着牛车后方搜寻了一番,他果然在最后一辆牛车上看到了昌萍母亲的身影。

  抬手刺破手指,他直接将手指按向了碑面。

  看着面前的八面碑,李逸心情有些复杂。

  啪!

  有抽鞭的声响依稀传来。

  人命关天,只要能避免粮荒,区区织布机,换也就换了。

  悲愤之下,昌萍点燃了自己,随后抱着锦帛,冲入了织房,连同楚国送来的织布机一起化为了灰烬。

  所以,即便昌萍真的不是间谍,为了平息民怨,她也得杀。

  李逸随即提出,愿意以带罪之身出使晋国及其他侯国,前去借粮。

  昌萍死了吗?

  那他之前附身的又是谁?

  但他不承认自己是鲁国派来的间谍,因为鲁国最顶尖的木匠,也造不出他设计的织布机来。

  她正跪坐在牛车旁,抬手用袖子擦着眼泪,昌萍正躺在她的膝前。

  看着地上的昌萍,李逸疑惑观察着。

  随后,楚康王派人送来了织布机,但晋王却出尔反尔,不肯借粮食了,还提出要让昌萍这个据说是楚国织艺最好的织紝之女为他织一匹前所未见的锦,来制作王服。

  听到李逸说起那种可以自行织布的机器,他很是心动,当即提出要用那种机器来换粮。

  下一刻,他的身影就出现在了一片荒郊之上。

  可不出意料的是,晋王还是不肯借粮,而那时的楚国已经饥荒四起了。

  一个队伍从小道尽头走来,当先的是一个骑马的将士,后方有一辆双驾马车,马车后跟着几辆牛车。

  李逸看得清楚,这男子就是成公子公衡,这批人质里地位最高的一个。

  昌萍母亲哭声凄惨,却也只能随着车队继续向前,一步三回头。

  但就在他准备开始动手的时候,却突然回到了八面碑空间之中。

  李逸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他提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平息民怨,而是想办法解决粮食危机。

  对于楚国发生的事,晋王也是有所耳闻的,但亲自确认了这个消息后,他也是惊讶不已。

  面对康王以及满朝文武,他为自己申辩了一番。

  忽然,像是发现了什么,昌萍母亲俯身下身去,随后就哭了起来。

  公衡下车后,来到后方牛车上,看了眼哭泣的昌萍母亲,随后让身后一个老者上前去看了下。

  哭了一阵,前方的马车里探出了一个男子的脑袋,回头看了眼。

  随后,他开口吩咐了声,马车随之停了下来。

  老者上前检查了一番,摇了摇头,昌萍母亲的哭声顿时大了起来。

  李逸也借机见到了晋王,向晋王提出了借粮的请求。

  公衡冲押送的楚国将领说了些什么,楚国将领就安排了两个兵丁,把车上的昌萍抬了下来,放到了路旁。

  牛车后方,有一百多号面有菜色的女人走着。

  李逸知道他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就是想尽可能多的消耗楚国的粮食。

  听到声音,李逸迅速向着声响来源处赶去,片刻后,就来到了一条小道旁。

  忽然,他看到躺在地上的昌萍好像动了下。

  见状,李逸赶忙从灌木后走了出来,向着昌萍走去。

  待他走进,正在挖坑的兵丁察觉到了动静,抬头看到他,顿时警惕的端起了兵器,呵斥询问:“你是何人?”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