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章 封赏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什么野心,即便让他担任地方刺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此外,一些边疆地区,随时可能打仗,若是用文官担任刺史,只怕不能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战事。

  杨行密点了点头,这些问题他也考虑过。任用武将担任刺史的情况在这个时代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乱世之中战事频繁,让武将担任刺史可以集中全州的力量作军事斗争。

  “既然如此,那便让台濛担任宣州刺史便是,宣州需要保持稳定,用一员大将镇守才能让人放心。”

  杨渥点了点头,也没有太多在意。他现在的打算,是先让已经变成内部州郡的润州、常州、升州、和州、滁州、庐州等地,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刺史,至于边界各州,暂时继续用武将担任刺史,等到淮南开疆拓土,将边疆州郡变为新的内部州郡后再用文士取代。

  另外,如今淮南有足够资格担任刺史的文士也有些不足,想要一次性把所有州郡的刺史全部改为文士担任也有些困难。

  “那么润州刺史的职务呢?你打算让谁去担任?还有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刺史的事情你打算如何进行?”杨行密又问道。

  “润州刺史的位置,孩儿打算让升州长史王令谋担任。此人在升州长史的位置上已经坐了好几年了,足够提拔为刺史了。”

  王令谋这人历史上乃是徐知诰(也就是徐温的养子,后来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谋主,不过他这人老来无耻,年纪一大把了,卧在病榻上好几年都不愿致仕回家养病,说什么要在任上看到徐知诰成功篡位登基才行,结果最后还是没等到,在徐知诰篡位前不久病死了。

  “至于用文士取代武将担任地方刺史的事情,孩儿的意思是,过一段时间,对我淮南军队做一次大的整编,借着整编的机会,将内部各州担任刺史的将领调离刺史之位,以后专注于带兵打仗,不再过问地方民政。至于边地各州,可以暂时让武将继续兼任刺史。”杨渥将自己的打算大致说了一下。

  “而这个整编军队的事情,可以以李神福、李承嗣二位将军带头,引导其他内部州郡刺史放弃民政之权。”

  杨行密沉吟了一下,又问道:“整编军队?你打算如何整编?”

  “孩儿以为,目前我淮南军的编制太过混乱,而且级别设置过少,结果就是许多资历、功绩相差较大的将领,级别却是一样的。比如说都指挥使,同样是都指挥使,有的将领只能指挥两三千人,而有的手底下却有上万大军;所以孩儿的想法是将全军整编为几个军,军下可以设立师这个单位,再下面为卫,再往下便是都、营等。这样一来,不仅级别更加清晰,而且有更多的职务可以安排那些如今担任刺史的武将。当然具体如何进行,目前还没想好,等过些天孩儿再给父亲禀报。”

  “嗯。”杨行密点点头,他也感觉淮南军队的级别设置过少,这是因为这些年淮南军队规模急速扩大的原因导致的,当年清口大战时,杨行密东拼西凑也不过找出了三万精锐,开赴北方与朱全忠交战;但如今的淮南却可以轻易动用五六万大军,规模比当初几乎翻了一倍多。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