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章伐蜀(上)_南国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江南的农业也极为发达。

  一来江南土地原本就肥沃,且吴国又重视水利,每年都投入钱粮兴建一些工程,使得农业得到极大发展;二来如今占城稻早就在江淮得以普及,这种一年两收的作物,比以前的水稻收成要多了太多。

  恰好这两年江南又接连丰收,朝廷的税收自然也大获其利。

  不仅是江南,其他湖南、江西、福建、岭南等地,经过这么多年的开发也有了极大的进步,其经济水平虽然还不能与后世明清时期相比,但也远超唐朝时期,足以与北宋时期比肩。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中原地区的恢复。

  中原地带原本就是最为繁华的地区,且当初朱温极为重视农业,使得中原地区人口、经济有了较大发展;虽然后来因为受到战乱的影响,中原各地都有些衰败,但毕竟根基深厚,经过两年多时间休养就恢复过来了。

  这些地区在刚刚被吴国夺取时,杨渥曾下令免除两年税负,此时两年时间早就过去,税收自然恢复正常。

  这么大一片地盘恢复征税,使得吴国的财政收入得到大幅提升,所以两年多时间下来,因为北伐造成的财政困难早就不复存在了。

  如今府库中的积蓄,在不借新债的前提下,虽然还不够支撑长时间的大规模战争,但若是打一场兵力不超过十万,时间不超过半年的战争,光凭这些积蓄就已经足够了。

  所以最近杨渥就在计划着发动一场大战,而这场大战的目标,正是沉寂多年的蜀国。

  这一战,杨渥的目的并不是击败蜀国,夺取一些土地,而是打算一举将蜀国灭掉。

  此时,骆知祥、严可求、郭崇韬、周本、柴再用等重要文臣武将,还有太子杨炅等人都汇聚武英殿中,静静听着刚刚出使蜀国回来的礼部右侍郎张延翰汇报。

  “臣去年十一月底入蜀,蜀主王衍在上清宫接见了臣,成都的百姓无论贵贱,皆成群结队,夹道欢迎……”

  “臣与王衍会面,直言陛下威德,有混一天下之志。并劝说王衍去帝号,向我吴国上表称臣。蜀山南节度使王宗俦认为臣的语言冒犯了蜀主,所以请求将臣斩首;但王衍没有听从。”

  “之后蜀宣徽北使宋光葆上书,请求蜀主拣选良将,积蓄钱粮,整军备战;蜀主以其为梓州观察使,又命右定远军指挥使王宗锷为招讨使,率军驻守洋州……”

  张延翰缓缓的讲述着这一次出使蜀国的情形,其他人则仔细听着,时不时提一两个问题。

  等到他最后讲述完了后,杨渥开口问道:“朕听闻蜀中繁盛,向来有‘一扬二益’的说法。张侍郎这次亲自去过蜀中,不知蜀中的情形究竟如何。”

  张延翰答道:“回陛下,据臣一路所见,蜀中果然物产丰富,人口繁盛,不比江南之地差多少。”

  杨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