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8章 旧账_大明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膛毫无滞碍的滑动,直至露出了空腔,才会发现原来这是嵌套在枪膛里的装置。而在此之前,严丝合缝,外表一点也没看出接口的痕迹。

  张延龄长长的吁了口气。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一个机械构造,若是在后世简直不值一提。可以轻易的制造出来这种装置。但是这是在大明朝,从无这种装置,从无这种制造的工艺。徐杲从无到有,设计出了这种装置。

  看起来类似于枪栓,但张延龄知道这不是枪栓。简单的来说,这是结合了枪栓装置和佛郎机炮子母炮的一种装置,专门为了让纸包弹能够从后枪膛上膛而设计的。

  旁边的皮囊里,张延龄抽出了一卷长长的皮制弹药袋。带状的皮带上有一圈小口袋,插满了纸包弹。皮囊里还有一大包纸包弹。很显然弹药带是为了便于装药携带的。皮囊里的是备弹,可以填充在子弹带上。

  张延龄取出一枚纸包弹仔细观瞧,纸包弹的形制更为的规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似乎经过模具的挤压,成为一个基本规则的圆柱形。比之之前的纸包弹的装药量更多。这显然是为了增大弹药的威力。

  而更重要的是,张延龄看到了纸包弹后侧伸出来那一截短短的火绳。那才是这纸包弹设计的关键。这是明显的经过的设计,是为了不需要经过将药物洒进枪膛这一环节。以引药点燃引线发射,无需再在装弹环节上撕开纸包弹。

  也就是说,徐杲的整个设计,都是为了满足后膛装药,减少装药的环节,加快击发速度,也同时增加威力。

  张延龄吁了口气,将纸包弹塞入枪膛空腔之中,手握把手咔咔滑动,枪膛归位密合,严丝合缝,不见丝毫的缝隙。整个过程流畅之极。

  张延龄缓缓举起火铳,对准门口瞄准。下一步只需要撒入引药,扣动扳机,便可轰然发射了。

  但张延龄显然不能在这时候这么做,他决定明天找个僻静处试试威力如何。总体而言,火铳的改装是成功的。减少了前膛上药,用通杆压实的环节。将之简化为拉动后膛的子母枪膛,将之暴露在外。与此同时,也简化了装弹时将纸包弹咬开撒药的过程。只需拉开枪膛,循环往复的装弹射击,便可实现连发。

  熟练之后,可在一两息的时间里完成所有的过程。这可比之前的火铳提高了数倍的频率。所以说,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连发射击,也还必须要通过引药引燃,操作还是不够简便。但是,对张延龄而言,这已经很让自己满意了。

  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连发,扣动扳机便哒哒哒冒蓝火的火器在这个时代怕是奢望。无论从火药的性能还是制作工艺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怕是还需要机缘巧合的科学发现以及穷尽心智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