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 小说家?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嘴,特别是程老爷子,他算牌算得厉害,用概率论打麻将,程立业一旦打错牌,就会遭到一波概率论洗礼。

  于东忍不住问程砚秋,“你爷爷是不是对你父亲读中文系不太满意?”

  “没有啊,是我爷爷让我爸去读的中文系。”

  “啊?”这跟于东想的完全不一样,“你爷爷奶奶都是搞数学的,为什么会让你爸读中文系?”

  “因为我太爷爷的缘故,所以我爷爷一直希望我爸也做小说家,就让他读中文系,只是没想到读了中文系,我爸反而不写小说了。”程砚秋说。

  “你爷爷不太了解中文系啊……咦,你说因为你太爷爷的缘故,你爷爷希望你爸也做小说家,意思是你太爷爷是小说家?”于东问道。

  “是啊,我太爷爷是程詹卢啊,你不知道么?”程砚秋一脸奇怪道:“吴叔叔没跟你说么?”

  “程詹卢?”于东一拍脑袋:“没啊。”

  程詹卢的传世作品不多,不过二三十年代时在文坛挺活跃的,写的大多都是些诙谐有趣的章回小说。

  上沪那边的旧书店现在还经常能看到他的书。

  于东哪能想到程砚秋太爷爷竟然是程詹卢,不过这么一来他倒是松了口气,至少程砚秋爷爷不会因为自己是中文系的而有意见。

  甚至峰回路转,他的作家身份在老爷子这里还能加分。

  说起来,他跟程砚秋太爷爷的经历有些相似。程詹卢一开始就是教书先生,后来写小说赚了钱才专职写作的。

  晚上吃饭要简单一些,没有喝酒。

  吃过饭之后,于东就告辞了。程砚秋要回学校,也跟着一起了。

  等到两人走后,陈玉青直摇头,“唉,女大不中留啊。”

  程立业笑道:“所以我就说你是个矛盾体,之前天天怕她成老姑娘,现在又念叨女大不中留。”

  陈玉青白了丈夫一眼,“女儿养这么大,我就不能念叨两句?”

  转头她又问公婆,“爸,妈,你们觉得于东这孩子怎么样?”

  老太太笑呵呵地说道:“挺好,挺好,模样周正,性子也不错。”

  “爸,你觉得呢?”

  老爷子背着手,说道,“酒量差些,其他都不错。”

  陈玉青跟程立业对视一眼,都在憋着笑,两口子可太了解这老头了,他能这么说,评价已经非常高了。

  其实程立业一点都不意外,因为于东具备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是个作家。

  还是个知名作家。

  老爷子当年希望程立业当作家,可惜最后没能成,现在来了个作家孙女婿,等于是变相满足了他的期许,他当然高兴。

  “立业,你这里有于东的作品么?”老爷子问了一句。

  “有啊,他的小说基本都发在《钟山》和《收获》上。”

  “这两个杂志啊,很久没看了……我们去书房吧,你把他的作品找出来,我看看。”

  “现在看?不是说好一会儿打麻将么?”

  “就你牌瘾大。”老爷子瞪了程立业一眼,朝书房走去,“走,我们去书房。”

  程立业跟在屁股后面,摇头叹气,看来今天下午输的那十几块钱是捞不回来了。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