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5章 抓到你了(万更求订阅,求月票)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态度来找你的,希望于老师不吝赐教。”

  他们俩这话倒是把于东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在话剧这块真的算不上行家,顶多只能算是有所涉猎。

  “话剧这块我接触的确实不多,要说学习,也应该是我过去找二位学习。”

  “于东老师谦虚了,你的小说我基本都拜读过,我敢说,把里面的某些叙述删掉,再把某些叙述加上括号,就是一部成熟的话剧剧本。”张明说道。

  听了张明这话,于东差点笑出声来。这张明倒还挺幽默的,不过他的话很夸张,话剧跟小说不可能这么简单的变换。

  见他们这么热情,于东便点点头跟着他们去了。

  不过他又不是愣头青,人家让他指导他就真指导。看过排练之后好好地夸了一遍,然后再提出一些微不足道,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既不会让对方丢面子,也不会让对方感觉自己在敷衍。

  得到于东的夸赞之后,陈新伊和张明都很高兴,拉着于东聊戏剧创作的事情,一副遇到了知音的样子。

  编剧张明搓着手,还要把于东的寡妇之死排成话剧,不过这事大家没有深聊,毕竟艺术节在即,他们也没这个精力。

  话剧团来过之后,其他团也相继来了。

  京剧团的演出是新编历史剧《夏王悲歌》,秦剧团演出的也是新编历史剧,叫《百花曲》,还有陇剧团演出的是根据霓虹作家井上靖小说《敦煌》改编的《莫高圣土》。

  如果说话剧于东还懂一些,那其他几个于东就是一窍不通了。他们请他过去,他能做的就只是把排练看一遍,再把剧本看一遍,然后挑几个地方夸一夸,皆大欢喜。

  其实他们请于东过去,也不仅仅是让于东夸他们,特别像陇剧这种小众剧,当然最希望的还是于东能帮他们宣传宣传。

  只不过于东注定要让他们失望,他自己不懂的东西,也没办法宣传。

  其实这几个团来找于东,于东还可以理解,毕竟多少跟文学方面有联系。但是后来连一些歌舞团也跑过来凑热闹,真的就硬凑了。

  还有一些机关领导,听说于东在这,非常热情,邀请于东过去单位参观。

  不知不觉,于东成为了艺术节准备期间最为忙碌的人。

  随着经济发展,改开深入,现在许多单位的人思想上也产生了变化,特别是这些文化单位,此时还没有成为养老单位。

  不少单位领导雄心勃勃,希望跟现代化接轨,走入快车道。

  所以听说于东来了,机关领导们才会这么上心。

  现在这个时候,作家还算吃香,就算赚不到大钱,到地方上去,还是有很多人供着,回头地方报纸也有新闻可写,某某某作家到本地如何如何,宣传口子又有事情可做了。

  也就一个多礼拜的时间,于东在白塔山公园也混熟了。

  走到公园里,不时有人给他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