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5章 你们想混进来开会?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琳跟余桦他们聊了几句,就去带着他们省代表团的那些人办入住了。

  等到铁琳走后,余桦看着北河的那群人,揉了揉眼睛,“好像没几个认识的。”

  莫言笑道,“你是眼神不好使,我看到谭歌了。”

  “是么?”余桦又看了看,撇嘴道:“离得太远,看不清楚,他也不说来跟我们打个招呼。”

  “又不熟,人家不好意思吧。不过我也没想到,都这会儿了还能见到他们。北河离得这么近,也搞到半夜才到。”莫言说道。

  “人家离得近,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说不定就是吃了晚饭,然后晃晃悠悠坐着大巴车过来的。”苏桐打了个哈欠,“行了,小胡过来了,我们先去房间,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吧。”

  ……

  第二天一大早,于东就听到隔壁传来轰隆隆的敲门声。

  这敲门声响了很多次,越来越响,越来越不耐烦。

  后来于东又听到有人喊,“余桦,出来啰。”

  听着有点湘江口音,颇为爽朗。

  “余桦,出来啰。”

  “余桦……”

  叫门的人大概喊了有七八声,余桦没应门,对面的莫言被吵起来了。

  于东在屋里听到莫言的声音,“你怎么这么大早就来了,余桦他肯定在睡觉。”

  叫门那人有些惊喜道,“没事,找你也是一样的。”

  ……

  随后,敲门声跟说话声都消失了,大概又过了十分钟,于东的房门也被敲响了。

  于东本来就被之前那阵叫门吵得半醒,这会儿有人敲门,他不情不愿地爬起来,“哪位?”

  “我。”是莫言的声音。

  于东叹了口气,跑去开门,“老管,你最好——”

  话刚说一半,于东看到莫言后面还站了个人,中等个子,微胖,有点跑牙,年纪看起来也就四十岁出头,不过鬓角已经能看到不少白发。

  还没等于东问,这人就自报家门,“于东你好,我是韩少攻。”

  于东笑了笑,原来是韩少攻,怪不得感觉这么面熟。

  韩少攻是HAN省作协主席,跟深空也有合作,他今年出版的《马桥词典》就是深空公司帮忙操作的。

  对于韩少攻跟莫言认识,于东一点都不意外,他们两个人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词将他们系在一起,那就是“寻根”。

  十年前,寻根文学引起潮流的时候,对于这种潮流,还没有一个定义,到了后来,韩少攻写下《文学的根》,等于是寻根文学的宣言了。

  自那以后,人们开始以寻根文学来称呼韩少攻、莫言等人的文学作品。

  韩少攻会去敲余桦的门,于东也不意外,先不说余桦跟莫言两个是老朋友,且说余桦跟李驮之间的关系,他跟韩少攻会认识都是理所当然的。

  李驮是早期倡议“文学寻根”的人,而他跟余桦的私交也特别好。

  “进来坐吧。”于东笑着将莫言跟韩少攻请进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