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57章 史蒂文,去看电影吧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递的申请。

  大部分人看到了这个条件,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投来申请。

  还有些是格式不对,写作中心对外公布了申请书的模式,提交上来的申请必须按照格式来,不然的话算作无效申请。

  另外,报名的人必须要在申请书里面附上一份原创文章,五千字以下,很多无效申请都没有附上文章。

  除了没有附上文章的,还有些人附上的并不是自己的原创文章,而是抄袭别人的文章。

  这类抄袭文章,一般都会进行一些修改,有小改,有大改,小改的很容易识别,但是大改的话,要不是对原本的文章熟悉还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当然,也有些人把写作中心的人都当傻子,直接就照抄文章,一字不改。

  最离谱的是,写作中心收到过一份朱自清的《背影》。

  当然,这类照抄文章,通常是抄一些不太流行的小众文章。

  在现在这样一个查重难度高的时代,十分考验写作中心众人的阅读量,不过他们这些人阅读量都很大,又有这么多人在一起,便很少有他们没有看过而又十分精彩的文章。

  即便有这一类漏网之鱼,其实也不用怕,因为申请书只不过是初筛,即便是这一步蒙混过关,后面还有几关要过。

  确定了八百多份有效申请书之后,写作中心又从中筛选了六十份文章质量靠前的申请人。

  剩下就是复试跟面世,因为招收的都是金陵本地的大学生,所以面世跟复试非常方便。

  复试过后,还剩下三十人。

  到了面试,这三个人都要带上学校的证明书过来,一方面,不管哪个学校,学生参加写作班,都需要有本校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要验明他们的身份,防止有非金陵本地学生混进来的。

  于东看着最后进入复试的三十人名单,徐择臣的名字果然在列。

  对于徐择臣能进入最终名单,于东当然没什么意外的,徐择臣是他学生,写作水平如何他比谁都了解。

  不得不说,徐择臣学习能力确实很强。

  早之前,徐择臣只能算是个有些研究的文学爱好者,再后来文学知识越来越扎实,但也还是个普通的文学系学生水平。

  但是自从跟于东身边学习之后,他的写作水平就直线上升。

  同样是于东的学生,但是徐择臣这段时间的进步要比当年阮小虎快很多。

  当然,这种比较也不合适,毕竟徐择臣学历更高,基础也更牢靠,在没遇到于东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一部分文学天赋。

  于东直接掏出红笔将徐择臣的名字圈了起来,既然是进入到最终面世名单,他也就等于进了写作班。

  还剩下二十九个人,十六个名额。

  接下来,于东花时间将这二十九个人的文章看了个遍。

  还别说,真给于东发现了几篇非常优秀的文章。

  其中有一篇小说让于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