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3章 还有一件事情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然跟其他作家的风格大不一样,一张口就把人给哄得晕头转向。

  当校长之前,肖宗明当了很多年的骨干教师,属于“技术上岗”的那种领导,溜须拍马的功夫本来就不太到家。

  现在被于东灌了一大碗迷魂药,肖宗明人都迷迷糊糊的,“于老师说笑了,我能有什么经验传授,我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肖校长太谦虚了。”于东笑了笑,又说,“现在还是上课时间,咱们就别在这耽误毕老师上课了,要不去你办公室聊?”

  肖宗明连连点头,“好好好,请于老师移步去我办公室。”

  ……

  肖宗明的办公室面积并不大,挤了一群人之后显得更加狭窄,一起跟来的老师一个个都不太愿意走,毕竟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能见到于东。

  都坐下之后,于东笑呵呵地说道,“来冬湖镇之前,我特别研究了冬湖中学的资料,发现学校的文理科学生的数量悬殊比较大,两者的比例甚至达到了五比一。”

  全国范围内,理科人数更多是普遍现象,但五比一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于东就多关注了一下。

  “这几年经济形势变化很大,理科毕业之后找工作更容易,录取也更简单,所以学生们都更偏向于选择理科。在这种事情上,我们也不方便过多干预,最多给出一些建议,更多的还是看学生自己的意见。”

  肖宗明说话的时候特别小心地斟酌着语句,因为他不知道于东为什么忽然说到这个,而于东本身是燕师大中文系毕业,现在又是知名大作家,说不定于东不太愿意看到文理科学生悬殊这么大。

  听到肖宗明的话,于东摇了摇头,“肖校长,你后面这话我不太认可。做老师的,不能总想着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这就掉入了所谓‘自由’的陷阱,学生们掌握的信息少,更没有社会经验,所以不能把他们的未来交到他们的手里,我们要多上点心。其实你们不引导他们,他们最终也不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选专业,更多是根据父母的想法。我认为,在选科方面,你们要比学生家长们更有话语权。”

  于东端起茶杯喝了口热茶,又继续说道,“在文理分科这件事情上,我们要为学生想在前面。首先,应该从现实角度出发,我们确实要了解文理科的录取比例,方便学生找到一条更好走的路,更容易考上大学。其次,我们对学生个体也要有足够的了解,虽然理科录取比例高,更容易上大学,但有些学生不擅长理科学习,偏要他们选理科,显然不太合适,最终只能耽误了他们。”

  肖宗明点头道:“没错,没错,这些我们也都有考虑过,老师们在给学生分科建议的时候,都会针对学生的自身情况。有些学生出现严重的偏科情况,其实不用老师提建议他,他们也自己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