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7章 生意逻辑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深空他们三家公司没有入主之前,IMAX原本的生意逻辑非常很简单,一方面为电影制作方提供拍摄机器,使用尺寸全是全画幅cmos十倍大的70mm胶片摄像机以及胶片,另一方面给影院提供专门的荧幕和放映机,属于是两头吃,两头拿。

  不过于东他们几家公司盘下IMAX之后,就改变了公司的发展策略,让公司着重发展DMR转制技术,将那些即便没有用IMAX摄像机拍摄的电影通过技术手段制作成IMAX影片进行放映。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因为IMAX摄像机太贵了,一台摄像机造价就要几十上百万美金,有的型号甚至要两三百万美金,胶片还另外收费,这样昂贵的价格不是谁都舍得用的。

  DMR解决了制作端的问题,让所有普通电影都有希望变成IMAX电影。

  播放端也是困难重重,IMAX设计并建设一个影厅,一般收取费用高达三百万美金,IMAX播放系统又要收两百万美金,也就是说想要搞一个能使用的巨幕影厅,至少要五百万美金。

  如此高昂的价格,让很多影院都望而却步。影院不愿意改造,也会影响电影制作方的决策,毕竟能放映IMAX的影院如果没几家的话,为什么要花费几百万美金去将电影制作成IMAX呢?这跟把钱扔水里也没区别。

  不过于东他们接手公司之后,直接把播放系统的价格从两百万美金下调到了一百二十万美金,影厅的建设费用也从三百万美金下调到了两百二十四万美金,如此一来,一个影厅要比之前少花一百好几十万美金。

  这样的价格IMAX几乎是不挣钱,甚至还可能亏钱,但只有这样,才能让市场活起来。

  现在IMAX的生意逻辑完全不同了,他们不靠售卖摄像机以及建设播放系统赚钱,而是靠票房分成、设备租赁维护、设备认证等手段来赚钱。

  现在票房分成方面收入还比较少,不过等到越来越多的电影愿意转制成IMAX电影之后,这部分收入就会多起来,也将会成为他们公司的主要营收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直在尝试接触IMAX,他对这项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经常在公开场合表达对IMAX的看好,同时也表达出希望能够制作一部IMAX电影的意愿。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斯皮尔伯格这个公司老板之一,都没有詹姆斯·卡梅隆为IMAX吆喝的厉害。

  之前卢卡斯在新闻上看到詹姆斯·卡梅隆不停地宣传IMAX技术,甚至还给吉米打了个电话,问吉米是不是给詹姆斯·卡梅隆什么好处了,让他到处宣扬他们的公司。

  詹姆斯·卡梅隆当然没有从吉米那里拿到任何好处,他单纯就是非常看好IMAX这项技术,也真的想要用IMAX技术拍一部在电影技术方面具有革命性的电影。

  这段时间IMAX也在跟詹姆斯·卡梅隆接触,或许双方真的能够达成合作。

  深空公司自己也在积极为IMAX造势,他们公司2002年上映的三部电影《指环王2》、《哈利波特2》以及《蜘蛛侠》,至少有一部会被制作成IMAX格式的影片在各个IMAX影院上映。

  相信从那以后,影迷们会逐渐感受到IMAX的魅力,慢慢将注意力从小荧幕转移到大银幕上面。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