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34章 两个作协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是自由派,另一个是传统派。

  这两派的阵营都挺强大,自由派这边有贝科夫、巴柯拉诺夫、格拉宁等人,传统派这边有邦达列夫、别洛夫、沃罗宁等人。

  除了人员,两派还各自有自己的喉舌刊物,自由派这边掌握了《新世界》、《十月》、《民族友谊》等,传统派则掌握了《我们的同时代人》、《莫斯科》和《青年近卫军》。

  多年来,这两派持续争斗,也使得作家协会慢慢分裂。

  八一九事件之后,在苏联作协理事会书记处扩大会上,传统派跟自由派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以至于会议根本没办法继续进行,之后邦达列夫带领一批作家离开会场,留下开会的人选出了由十五名自由派人员组成的作协理事会。

  因为传统派人都走了,出席会议的人数大大少于法定数,而且会议的决议也大大超越了权限,因此会上所作的各项决定,俄罗斯联邦作协都不承认。之后叶夫图申科等人又向莫斯科市长控告了俄罗斯联邦作协,要求政府查封俄罗斯联邦作协。

  虽然最终查封没有达成,但是这事闹的挺大的,不仅仅轰动了俄罗斯文学界,也传到了其他国家的文学界。

  自由派原本想要通过查封俄罗斯联邦作协,搞垮这个组织,但是没能成功。

  不过他们也没有放弃,查封不成功,他们就试图从内部分裂俄罗斯联邦作协,从中拉了七百多名会员,另外成立了一个俄罗斯作家协会。

  自此,俄罗斯就有了两个作家协会,一个是原本的俄罗斯联邦作协,代表了传统派,另一个是俄罗斯作家协会,代表了自由派。

  这些年来,一直有人试图调节两个协会的矛盾,但是一直没有成功,每次稍稍有些成效,都因为各种各样的情况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次于东过来参加国际奥委会的大会,这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事情,而两个协会都认为自己才是俄罗斯最正统的协会,所以都派人来迎接于东。

  在他们看来,只要于东能够被他们某一个协会接过去,就能压对方一头。

  在这种情况下,于东当然不能去趟这个浑水,到时候两个协会的人员都挤在跟前,他选择跟谁去都不好,倒不如推迟过来的。

  甚至为了防止他们提前知道自己的行程,于东连自己公司的公务机都没坐,就乘坐普通航班过来的。

  情况也如于东所料,前两天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之后就碰到了两个作协派来接于东的人,两边的人踮着脚尖,伸着脖子在中国代表团里面找了半天没有找到于东的人,随后又逮着个人就问,最终得知于东没来,他们才非常失望地走了。

  于东到酒店之后,张一谋他们把这事当个笑话在跟于东说。

  “你幸好没跟着我们一起过来,你没在他们两边都差点撸起袖子干架,要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