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七章 办杂志_盛夏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不知道以后怎么样。哎,你觉着呢?”张枝江又问道。

  “教辅书的市场够大,养活出版社没什么问题,不过想赚大钱就难了。想发财,那得不要脸。”徐柠笑了笑。

  “你这孩子,说话就不能正经点吗,什么要脸不要脸的。”张枝江有些无奈。

  “这就是正经话啊。”徐柠摊了摊手,“如果脸皮厚点,就把书粗制滥印,节省成本。然后把书的内容东拼西凑,最后起个唬人的书名,什么海淀名师啦,七天提高一百分啦,保准有人上当。赚完一波,书的名声臭了,那就再换个书名,一个月出个几十本,你想想能赚多少?”

  张枝江听的目瞪口呆,他哪见过这种套路,这……这不是骗子吗?

  “越说越没谱了。粗制滥造,错别字多了,出版局那边是要处罚的,哪那么容易。”

  “是处罚,但只是抽查,顶多罚点钱,但赚的更多啊。说了嘛,只要不要脸,赚钱容易的很。”

  徐柠说的可不是臆想,这是后来的事实,不守规矩的都发了,老实的还是过的苦兮兮。

  “不跟你扯了。……你姜叔让我问问你,能不能帮忙出个主意?”张枝江问道。

  这才是他来找徐柠的原因。徐柠上了大学之后,那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找他帮忙理所当然。

  这年代,大学生就是有能耐的代名词。谁家水电线路坏了,婆媳矛盾了,孩子教育问题了,有条件的都喜欢找个大学生过去帮忙。

  徐柠想了想,说道:“我倒是有个不错的想法。……办杂志,文艺类的杂志!”

  读者、知音、意林,哪个不是畅销几十年的?既想要里子,又想要面子,那就做这个呗!

  “杂志?哎呀,出版社就那几个人,再多一摊子事,哪忙的过来啊。这不成,不成。”张枝江连连摇头。

  出版社近来新招了几个年轻人,但现在也不过才十几个人,哪有空再弄个杂志啊?

  “您先别忙着拒绝嘛。”徐柠倒来了精神,坐直了,道:“要不,我帮出版社弄?”

  “什么意思?”

  “就是说,我负责招人,收稿子,排版,只不过挂靠在出版社底下,借个名头。您看怎么样?”

  “你,成吗?”

  “您说的什么话!”徐柠抬手往校门指了指:“这是哪?京大啊。我找几个同学,这事准成。”

  就在去年底,甘省出版社成立了丛刊编辑部,在一间六平米的小屋里开始了筹备工作。

  四个月后,读者文摘创刊,职工两人。自此之后,这家编辑部就正式开始了数十年的熬鸡汤工作。

  人家俩人都能做成的事,没想象中那么难,反正徐柠觉得自己也成。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