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0章 饥民粥厂番薯_末代锦衣卫指挥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鹏指挥团练民壮、佃户、长工和士绅们临时招募的流民,忙碌在工地上。

  费贞娥拧干了一条毛巾,就要递给赵鹏,却被坤兴公主抢过毛巾。要不是坤兴公主只剩下一条胳膊无法拧毛巾,相信她很乐意亲自给赵鹏拧毛巾了。

  “赵郎,歇口气,去喝口水。”坤兴公主亲自拿着毛巾帮赵鹏擦了额头的汗水。已经是崇祯十七年农历五月了,进入了夏季,但是小冰河期的夏天并没有那么炎热,莱登一带的夏季气候凉爽,而且空气湿度低,比较干燥,一阵海风吹来,十分凉爽宜人。

  但是这宜人的好天气对农民来讲却不是好事,夏季凉爽,就意味着冬季的寒冷。而且夏季正好是农作物的成长季节,农作物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成长迅速。

  外面的粥棚冒出滚滚热气,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米粥的香味。

  一队流民队伍从西面远处走来,民壮们把流民引到了棱堡工地边的粥厂。

  按照赵鹏的要求,架锅施粥,所熬的粥要达到插上筷子不倒,解开布包不散的标准。这样的粥,就算饿倒在地的饥民,用米汤灌之,再用稀粥接续与食,十者可救五六,快要饿倒的饥民可以全救。要熬制这样的粥当然很耗费粮食了,赵鹏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熬粥的时候,先熬制一段时间,然后把上面的米汤舀出来,用来搅拌泥土和石灰,充当修建棱堡的粘合剂,下面的稠米粥继续熬制,熬好之后再施舍给饥民。

  这样的粥厂一举两得,即可施粥救活饥民,又能给棱堡工地提供建筑材料。粥厂规模相当大,可容三千人同时吃粥,先前到昌邑的饥民,本是满脸菜色如今已有生气,后看到的饥民,也可以活命。活下来的饥民对锦衣卫和当地士绅感恩戴德。按照赵鹏的计划,等这些饥民们调养一些日后,便会组织这些饥民们,以工代赈,将大规模的开垦荒地,安置饥民。一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饥民,将会加入到当地的民壮中,今后士绅们招募团练民壮,也可以从饥民中招募。

  “大家都别挤,一个个来,大家都有份!”

  “今日是公主殿下和驸马都尉亲自为你们施粥,你们喝着粥,要记着恩德,是谁让你们活命的。”

  负责维持秩序的锦衣卫们让饥民们排好队,大家秩序井然的排队等候。饥民们排到跟前,每个人领取了一口木碗,然后走到熬粥的大锅跟前。

  十几口大锅热气腾腾的熬着粥,那是大米和小米混合的粥,大米先入锅熬制,熬了一段时间后,把米汤舀出来修建棱堡,然后从另外一口锅内把熬了一半的小米倒进来,继续熬制。再熬了大约半个时辰后,即可起锅了。

  两位相貌出众,气质尊贵的女子站在粥棚外面,招呼饥民们进入粥棚领粥。当饥民们听说其中一位竟然是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