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卷 惊蛰 六,康王、信王与庆王(2)_魔教圣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凭礼部那几个蠢材,还写不出这样份量的锦绣文章,背后定有高人指点。”

  张侍郎道:“礼部此举,无疑间接为康王拉拢不少名声,康王近期备受圣宠,底下见风使舵的人不少,保不准有些人会改换门庭,动些首鼠两端的歪心思。下官认为,未雨绸缪,咱们必须尽快制定应对之策。”

  信王道:“老四(注:即康王)有杜太师的势力在背后撑腰,又得国师扶持,羽翼已成,轻易动不得了。当面拆台,只恐皇上心中不喜,必需另想它法。崔主事,你是户部的老人啦,你说说看。”

  崔主事得信王提拔,从一个小小税吏,一路擢升到户部主管税赋的主事肥差,对殿下一向感恩戴德、言听计从。

  他这几日绞尽脑汁,为殿下出谋划策,当下也不推辞,说道:“下官以为,既然皇上一心要革新朝政,康王殿下又投其所好,正面对抗只会适得其反。咱们不妨虚与委蛇,故意附和,然后再来个火上浇油,上屋抽梯之计。这个嘛……”

  屋里几个人登时来了兴致,竖起耳朵倾听。

  信王素知崔主事鬼点子多,见他欲言又止的样子,明白他心中顾虑,做了个手势,说道:“今日此间谈话,任何人不得外泄一字一句,否则本王绝不客气!你放心讲好了。”

  崔主事道:“其实朝廷很多人都清楚,本朝弊政,在于冗兵冗员冗费,单单改变一个人才选拔制度,无疑杯水车薪。政事堂新任的参知政事王大人,有心实行变法。咱们不妨鼓动六部,扩大革新的范围,从税赋、盐铁、度支甚至兵制等方面下手,让他们放开言论,制造声势,或者上奏折,鼓吹变法。”

  “有什么事情,有什么功劳,不妨都往康王或者政事堂那边推。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变动的东西多了,事情搞大了,自然会有疏漏,自然会触动下面的利益,引发朝廷上下不满。”

  “皇上担忧政事堂势力过大,必定强行加以干预。到那时,那些依附和追随康王殿下的官员,唯恐惹祸上身,自会纷纷脱离,我们再分化离间,慢慢消除康王身边的势力。”

  方师爷大赞道:“崔大人此计深谋远虑,先抑后扬,先捧后踩,实在老辣。”

  信王转头问张侍郎道:“你觉得此计可行否?”

  张侍郎出身范、宋、张三大门阀,为官谨慎。

  见殿下询问,他沉吟道:“礼部的小杜大人是康王殿下岳丈,最近和参知政事王大人走得很近,王大人早些时候,的确曾召集六部,讨论过革新朝政的事情。因此礼部这次的奏章,符合康王殿下和王大人的意思。崔主事的提议,下官认为,只要暗中布置得当,应当可行。”

  此计可行!

  皇上早些年罢免了宰相,自然不会再让政事堂一家独大,政事堂揽的事情越多,皇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