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活字印刷的优势,人市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油、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炭黑搅匀后,制作成不会晕染开可以快干的油墨。

  亚麻仁油倒是不好搞,但是苏泽又有了另外的想法。

  油墨需要快干不容易晕染,那桐油也许能用?

  长宁卫是海卫,朝廷每年也会向长宁卫运送桐油,而且苏泽穿越坠崖的那片后山上,也种植了大量的油桐树。

  桐树在东南地区本来就是广泛种植的东西,苏泽刚穿越的时候,就见过漫山的桐花开放盛景。

  而林良珺这些小孩子,也会在桐树结果的时候去山上捡桐树果实去榨油。

  如果桐油能用,松脂又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应该就能将印刷用的油墨捣鼓出来。

  四人忙了一夜,将从海瑞那边借的小报上的字全部都拆了出来,苏泽统计了各个偏旁出现的频率,做出了一个常用的字表出来。

  之所以要拆这个小报而不拆四书五经,是因为苏泽印刷这个小报,是为了在民间传播,如今文人都提倡文学要贴近生活,遣词用句也都是通俗易懂的。

  苏泽自然不可能拆四书五经这样高大上的经学文书,要拆的自然还是口语化的小报了。

  等到第二天上课答疑的时候,海瑞看着顶着黑眼圈的四人,还以为他们熬夜干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一边打着哈欠,众人还是将自己积累的问题向海瑞提问,海瑞也都一一做了回答。

  接下来海瑞就出了一道四书义的题目,让四人模拟县试作答。

  四人作答的时候,海瑞就在后边看着,对他们的答案也都做了评分。

  对于这四个学生,海瑞最看重的自然是苏泽不说,陈朝源读书最久,基本功扎实,但是他的八股文过于狭隘,对经义理解也不深刻,如果是比较常见的题目还好,一旦考试题目比较刁钻,陈朝源可能就考不上了。

  熊岳思维跳脱,除了四书五经也看过其他的书,但是总把握不住边界,所写的八股文过于追求奇,一旦遇到传统的阅卷官肯定也要被黜落。

  林清材算是三人中最扎实的,破题中规中矩,八股格式也掌握的很扎实。

  毕竟候官林氏也是大家族,林清材虽然是旁支,但也是有些家学底子的。

  再看苏泽的文章,海瑞对这个学生是一点都看不透了。

  都说是字如其人,其实文更是如其人。

  比如海瑞的文章就冷峻干练,不喜欢使用华丽的辞藻,上来就直接讨论问题。

  延平书院的陈山长文风华丽,喜欢卖弄典故,属于和当今文宗杨慎一样的锦绣华文。

  而那位陈山长请来的拓湖先生则文字平实,简单的文字又富有韵律感,一看就是曲艺名家。

  但是苏泽的文章不同。

  苏泽性格沉稳,寒门出身,但是文章中一点市井小民之气都没有,文风可以说是大气磅礴。

  这一点海瑞还能解释,他已经认定苏泽的父亲是海内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