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武夷山红茶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园。

  整齐的茶树种在山坡上,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茶叶,是上天赐予中华的珍宝。

  在十八世纪超过丝绸,成为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商品。

  只可惜等到晚清中华衰落的时候,英国人偷盗中国茶种,蛊惑中国茶农和制茶工人泄露种茶和制茶的技术,在东南亚种植茶树。

  斯里兰卡,印度的茶叶贸易迅速形成规模,从此中国出口茶叶一蹶不振。

  到了现代甚至斯里兰卡红茶还成了国际知名品牌,还能返销中国收割一波中产,不得不说是非常的讽刺。

  一直以来,苏泽需要一个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

  丝绸这东西需要桑田,福建虽然也有丝绸,但是丝制行业和刺绣行业都远不如江南发达,并没有竞争优势。

  茶叶贸易!

  陈朝余带着苏泽来到茶园,几名茶农站在庄子口,恭敬的等待苏泽。

  “见过相公。”

  众人行礼,苏泽微微点头。

  和城里的店铺不同,苏泽并没有准备换掉茶园的人。

  原因也很简单,种茶制茶是一门技术,这可不是随便换个人就能玩转的。

  蔡家这座茶园的管事并不蔡家族人,这名白发的周管事从蔡家接手茶园之前就在这里做茶工了,如今已经做了三十多年了,是种茶制茶的行家。

  苏泽听说这位周管事没有恶名,一直都在武夷山管理茶园,就果断加了银子,从蔡家买了身契,将周管事的收入门籍中。

  苏泽还给周管事加了月钱,又给愿意留下的茶工都加了钱。

  这年头兵荒马乱的,众人自然纷纷留了下来。

  愿意留下来的,苏泽都向蔡家买了身契。

  苏泽虽然不喜欢大明这种“家奴”制度,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种制度确实能守住一些产业机密。

  茶树是四季常青的树木,苏泽看了一圈后,他Lv5的农业技能,也能看出来这些茶树都维护的不错。

  苏泽又指出了茶树过冬的注意事项,周管事立刻明白苏泽是种茶树的内行。

  知道东家是内行,让周管事更加不敢松懈。

  苏泽敲打了一下后,又夸赞周管事打理的好,又让人发了一些赏钱,然后一群人开始参观制造制茶工坊。

  【发现地点制茶工坊,可以学习技能‘制茶’,是否学习?】

  是。

  苏泽选择了是之后,一些基础的茶业知识涌入脑海。

  他这才想起来,为何桐木镇这个名字这么熟悉了!

  桐木镇!武夷山红茶!正山小种!

  桐木镇就是最早开始生产正山小种的地方!

  不过此时还没有正山小种,应该说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红茶。

  是的,现在的武夷山茶还是绿茶。

  最早的红茶就诞生于福建武夷山的桐木村,但那是清代时候的事情了。

  听着周管事介绍制茶,苏泽却神游天外,开始思考起来。

  中国人自然是更爱绿茶,但是茶叶贸易成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