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_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清晰起来。

  首先是多设抄关,并且将对运输船只大小征税改为对商品货值征税。

  一船丝绸所征的钞关税,肯定要比一船沙土要高。

  接下来就是朝廷如何掌控这笔税了。

  设卡纳捐,这种事情延平卫就做过,如果只是增设钞关,那结果就是民间增加了负担,朝廷依然收不到钱。

  苏泽可是对大明朝的官吏的下限是相当的了解,那就是没有下限。

  只要能有油水可以赚的地方,他们就绝对不会放过。

  苏泽继续提笔急书,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抵扣”了。

  苏泽办法说起来复杂,实际上原理也很简单,就是让钞关税形成一个可以抵扣的链条,从而让朝廷可以查到各个税关到底征了多少钞关税。

  一艘船经过甲钞关,交税之后就可以得到甲钞关的税引凭证。

  有了这张凭证,这艘船的货物再经过其余的钞关就不用再交税了。

  而等到这笔货物运输到城市,入城交城门税或者是去市场上贩卖交市税的时候,就可以拿着钞关的凭证去抵税。

  这样操作,甲钞关开出来的税引,就可以通过“抵税”的方法重新回到官府手中。

  因为钞关和地方并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很难形成利益链条。

  各地官府也可以“抵税”,集中将回收的“抵税”税引凭证上缴到户部,那户部就可以大致知道天下钞关到底发了多少税引,征了多少税了。

  只要有了震慑,钞关征税也就不敢胡来,知道不敢和以前那样贪墨截留大部分的税款。

  苏泽写完了钞关法,又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不是给大明续命吗?

  不过很快苏泽就释然了,无论苏泽要不要造反,平倭总是对的,若是真的能给浙江局势出一份力,让浙江百姓少受点苦也是好的。

  法当然是好法,但以大明朝的尿性,再好的法也会有人找到漏洞,最后从善政变成恶政。

  天下无万世不易之善法!

  任何政策都要不停的调整,重新划割利益,打击政策链条上的腐败集团,才能长久的维持。

  这也是为什么说变法永远在路上的原因。

  但是大明朝这台臃肿生锈的机器,已经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

  任何初衷是好的政策,最后都会被唱歪了。

  清代的厘金制度,可以说是给清廷续了命,但是同样的厘金制度也导致了地方实力派的崛起,才有了后来东南互保的局面。

  再说了,这不过是府试中的一篇策论罢了。

  苏泽继续提笔写下去。

  剩下的就是老话题了,拉拢倭寇中的贸易派,挑动倭寇斗倭寇。

  彻查沿海卫所中的腐败走私,招募新军抗倭。

  苏泽洋洋洒洒的凑齐了七条,又修改了错别字,这才誊抄到了考卷上。

  等他抬起头,却看到方知府已经站在他身边,认真的阅读他的考卷。

  苏泽一惊,却没有出声,考场

  请收藏:https://m.bq61.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